基金
證券時報記者陳靜市場震蕩行情下,今年新基金發行明顯降溫,整體發行份額創2019年以來新低,8.59億份的平均發行份額也創下歷史新低。不管是從發行產品類型還是基金公司來看,公募行業分化趨勢日益明顯。從發...
證券時報記者吳琦近日,公募費率改革推出的首批20只浮動費率基金全部正式成立,意味著公募基金第一階段費率改革工作順利完成。在市場持續震蕩,權益基金發行遇冷的特殊時期,20只浮動費率基金合計發行募集76億...
在2023年僅剩30個交易日之際,公募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年內業績正好超越了A股基金產品。盡管QDII基金今年以來業績可圈可點,但在絕對業績對比上,A股表現最佳的基金產品憑借迷你規模的投...
證券時報記者劉敬元近日,中國人壽、新華保險擬各出資250億元發起設立私募證券基金的消息,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對此,業界人士和研究機構分析,這意味著險資投向股市增加了新的途徑。這一創新方式旨在降低權益資產...
隨著市場企穩回溫,新發基金的做多意愿開始大幅提升。近期,新發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主動權益基金都開始加速建倉、低位搶籌,有ETF在基金成立第二天就迅速將股票倉位加至17%,也有ETF提前結募...
證券時報記者陳靜近期,增聘基金經理的公告密集發布,11月以來相關公告幾乎每天都可一見。實際上,今年以來,增聘基金經理的案例已明顯增多。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全市場超四分之一的基金產品由兩位或兩位以上基金經...
證券時報記者吳琦11月29日結束募集的科創100ETF聯接基金再出爆款。據渠道消息透露,博時科創100ETF聯接基金預計募集總規模超過17億元,一舉成為今年首發規模最大的聯接基金。ETF聯接基金是國內...
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簡稱,是指每隔固定時間,對某固定基金投資固定金額。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金定投的優勢有哪些,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證券時報記者李言12月15日,中國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連發3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3家私募被撤銷管理人登記,知名私募厚樸投資旗下的厚樸建業基金也赫然在列。今年以來,“扶優限劣”的監管導向再度明...
千億級科創50ETF市場再傳降費大消息。12月2日,易方達基金公告,自2023年12月4日起,下調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及其聯接基金的托管費率。此次降費之后,上述兩只基金的綜合費率將由0.48%下...
余世鵬/制表本版制圖:陳錦興證券時報記者余世鵬市場行情回暖,主動權益基金再次扛起“急先鋒”大旗。自8月18日證監會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發布一攬子政策措施以來,一大批主動權益基金在反彈行情...
基金下跌并不一定需要贖回,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應該抓住低價買入的機會,以獲得更高的收益。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金一直跌要贖回嗎,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指數重回3000點膠著基金經理:焦慮但對長期充滿信心中國基金報記者方麗張燕北時隔一個半月,上證指數再次失守3000點。一直以來,上證指數3000點一直是A股市場重要的整數關口,既是多空雙方的心理防線,...
證券時報記者陳靜今年以來,在主動權益市場整體遇冷的背景下,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市場火熱一片。從年初行業主題ETF到下半年的寬基ETF競逐的局面,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布局ETF熱情不減。存量ETF...
證券時報記者張智博隨著A股觸底反彈,96%以上的主動權益型基金凈值開始“回血”,其中單位凈值漲幅超過15%的基金共計22只;還有超過1000只權益類基金年內回報率為正值,其中17只基金收益率甚至超25...
基金定投是一種長期持有的投資方式,可以幫助投資者在分散風險的同時實現資產增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金定投贖回技巧,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隨著市場企穩回溫,新發基金的做多意愿開始大幅提升。近期,新發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主動權益基金都開始加速建倉、低位搶籌,有ETF在基金成立第二天就迅速將股票倉位加至17%,也有ETF提前結募...
基金定投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投資方式,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投資風險,實現穩健的收益。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手怎么做基金定投,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近段時間,不少基金都虧錢了。導致一些投資者心態崩,沒有適當的進行補損操作,最后導致虧損的金額越來越多。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金跌了60%怎么補救,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證券時報記者陳靜寬基指數ETF再添新品。日前,證監會網站顯示,易方達、華夏、富國、銀華四家頭部公募上報跟蹤創業板中盤200指數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產品。這是首批與創業板中盤200指數(簡稱創業2...
證券時報記者趙夢橋近日,在證監會指導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修訂發布《基金從業人員管理規則》(下稱“《管理規則》”)及配套規則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投資管理人員注冊登記規則》(下稱“...
證券時報記者孫翔峰許盈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落地至今,由于機構投入不足,市場規模偏小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行業從業者。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從業者,他們普遍認為,發展買方投顧模式是對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新一輪的塑造,...
近20只北交所主題基金本周凈值漲幅超過10%。近一月以來,北交所上市公司迎來集體大漲。10月25日至今,除去期間上市新股,北交所個股全部收漲10%以上。其中,凱華材料累計漲幅居首,高達480.84%;...
證券時報記者陳靜近期,債基頻頻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11月25日,博遠增裕利率債債基公告稱首募規模達46.3億元,在此之前博遠基金旗下全部產品合計總規模50多億元。記者注意到,借力這只新發債基,博遠基金...
證券時報記者匡繼雄近年來,在雙碳目標、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推動下,可持續發展理念日漸深入人心,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已成為投資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國內ESG投資基金(產品名稱及投資范圍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