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三季度QFII重倉股都有哪些新面孔?10月30日,A股各大指數呈現普漲局面,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均錄得3連陽。市場全天成交達到1.04萬億元,時隔2個月之后重回萬億大關。盤面上超3600...
ETF和指數基金開放式基金,以股市中某只特定指數為投資標的的基金,很多投資者都分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指數基金和ETF基金的區別,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證券時報記者朱聽武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持續披露,社保基金持倉備受市場關注。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10月28日,A股中,社保基金現身472股,合計持股496.18億股,持倉市值超3210億元。從行業來...
證券時報記者余世鵬11月,公募FOF發展屆滿六周年,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也迎來一周年。這兩個節點疊加,使得FOF產品再次受到市場關注。10只FOF年內清盤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全市場公募FO...
指數基金就是一種被廣泛認可的投資工具,指數基金也是成熟的證券市場上不可缺少的一種基金。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指數基金排名前十名,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定投指數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策略,需要堅持并保持耐心。避免受到市場波動和短期收益的影響,堅定地持有指數基金。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指數基金適合定投的原因,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首批北交所基金即將再度“閉關修煉”。根據時間安排,首批北交所主題基金的開放期為2023年11月23日至2023年12月6日,這也意味著這批產品即將進入下一個封閉運作周期。這批基金成立于2021年的11...
在迅速擺脫美聯儲鷹派展望壓制后,國際金價多日小幅攀爬,截至11月25日已經突破2000美元關口,機構做多熱情隨之回升。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在顯著賺錢效應之下,華夏、廣發、富國、工銀瑞信等10家公募悄然對...
一則消息帶崩CXO板塊,相關基金也頗為受傷。受藥明生物下調業績指引消息影響,藥明系早盤暴跌,拖累CRO(醫藥外包行業)概念全線走弱。截至收盤,港股藥明生物跌超23%,藥明康德跌幅近9%。與此同時,A股...
繼總經理出走、逾30%主要業務人員變動后,“多事之秋”的九泰基金陷入“無人問津”處境。12月8日九泰基金旗下3只“迷你基金”集體發布公告,3只基金出于清盤和護盤訴求,擬召開持有人大會。但參加份額持有人...
債基仍是吸金主力!12月以來,十幾只新發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債券基金再次成為提前結募的主力。在12月內已經成立的四十余只新發基金中,發行規模較大的多為債券型基金,多只債基的發行規模超過30億元。業內人士...
基金的值跌了40%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情況,特別是對那些沒有太多投資經驗的人來說,這種情況可能會讓人感到手足無措。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金跌了40%怎么辦,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公募基金自購潮仍在繼續。11月10日,華安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于近期使用固有資金投資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合計出資不低于1億元。這是近期第12家宣布自購的公募基金,在此之前,包括易方達、華夏、...
12月1日,金鷹基金公告,自12月4日起,暫停旗下金鷹科技創新股票、金鷹核心資源混合兩只基金1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截止11月末,金鷹科技創新年內斬獲35.99%的業績,暫列股票基金年內業績冠軍;金鷹...
證券時報記者裴利瑞繼管理費用下調之后,公募基金交易費用的改革也靴子落地,這意味著公募費率改革再下一城。12月8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管理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并公...
證券時報記者梁謙剛11月以來,A股成交趨向活躍,本月日均成交額為9109.76億元,創近5個月新高,環比上個月增幅達到10.17%。資金方面來看,本月北上資金累計凈賣出2.45億元,較上個月流出規模大...
證券時報記者安仲文在年底資金做多氛圍開始回升的背景下,多家基金公司發布策略報告強調,盡管短期A股市場繼續震蕩,但12月份仍是各種積極因素積累的時段,科技與消費將是當前時點買入并布局明年的兩大核心板塊;...
定投非常適合穩健型的個人投資者。通過定投,可以從市場短期波動中獲利,實現理財資產的穩步增長。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定投基金的技巧和方法,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記者獲悉,深證50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易方達、深證50ETF富國等首批2只跟蹤深證50指數的產品將于12月11日(下周一)正式上市。從兩只產品的發行規模來看,深證50ETF富國成立規模超24...
基金跌了上漲回去的概率很大,只是時間問題,有些基金下跌后可能幾天就上漲上去,有些基金可能要幾年。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金跌了一半還能漲上去嗎,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繼中央匯金10月23日宣布買入ETF后之后,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今日也發布公告稱“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增持中證國新央企科技類指數基金,并將在未來繼續增持”。以南方央企科技ETF(560170)為代...
基金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低門檻的投資選擇,但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取得成功,有些基金可能會在運作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基金公司決定清盤。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金清盤條件是什么,歡迎閱讀...
近期,不少重倉AI板塊的主動權益類產品迎來強勢反彈。距離2023年結束還剩一個月有余的時間,又到了基金年終排名的沖刺階段。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深度演繹,從年初的AI、中特估再到近期的汽車、醫藥...
證券時報記者陳書玉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半導體重返熱門板塊,多股迎來漲停。其中,存儲芯片領域因業內預期拐點已至,表現亮眼。去年底剛剛“跨界”開展存儲芯片業務的一家上市公司,年內股價已漲逾2倍,三季度有2只...
今日開盤,醫藥股再度全線拉升,帶動A股持續走強,截至10:35,生物醫藥指數漲超3%,恒生滬深港創新藥50指數漲超3.6%。消息面上,10月27日,君實生物和其合作伙伴CoherusBioSci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