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反彈基金“回血”超500只年內收益“轉正”
證券時報記者張智博
隨著A股觸底反彈,96%以上的主動權益型基金凈值開始“回血”,其中單位凈值漲幅超過15%的基金共計22只;還有超過1000只權益類基金年內回報率為正值,其中17只基金收益率甚至超25%。
主動權益型基金
大面積“回血”
自10月23日下探至年內低點后,近期上證指連續3周走高。10月24日至11月10日,上證指數單邊上行,累計漲幅3.39%,深證成指上漲5.86%,創業板指上漲7.52%。
從申萬一級行業看,TMT板塊整體漲幅靠前,其中傳媒行業指數大漲15.16%,排名第一;電子行業指數漲幅10.72%,排名第二;醫藥生物、計算機、農林牧漁行業指數漲幅分列第三、第四、第五名,均在8%以上。僅銀行行業指數小幅下跌1.6%。
隨著A股市場逐步企穩,不少主動權益型基金近期實現“回血”。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在全部主動權益型基金中(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有超過96%的基金在這一波上漲中實現單位凈值回升。
其中,單位凈值漲幅超過15%的主動權益型基金共計22只。財通多策略福鑫、財通價值動量、財通成長優選、財通智慧成長A、財通匠心優選一年持有A、招商體育文化休閑A單位凈值增長率在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五的基金均為財通基金金梓才管理的基金,在這波上行行情中實現翻身。以“回血”幅度最高的財通多策略福鑫為例,截至第三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多屬于TMT板塊。10月24日至11月10日期間,其第一大重倉股紫天科技累計漲幅高達56.41%,第十大和第八大重倉股漲幅分別為30.01%和26.59%。
金梓才表示,2023年三季度,基金仍然對AI各個板塊做了較高比例配置。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在算力相關、數據要素、AI應用等幾個行業上,未來TMT板塊的投資機會變化會很快,產業機會較多,持續重點關注。現階段,基金相對更看好AI應用相關細分方向投資機會,ToB端和ToC端應用或將都會有所涉及。
年內正收益基金
數量大幅增長
在經歷這一波上漲后,不少主動權益型基金收復失地,全年回報率來到正值。截至11月10日,年內收益率為正的主動權益型基金共計1055只(區分不同份額類別),而在10月23日這一數量僅為487只,也就是說有超500只基金期間收益率“回正”。
數據寶統計,截至11月10日,在主動權益型基金產品中,表現最好的是東方區域發展,年內回報率高達50.07%,也是唯一一只回報率超過50%的基金;第二名是東吳移動互聯A,年內回報率40.93%;第三至第五位分別為金鷹科技創新A、東吳新趨勢價值線、金鷹核心資源A,年內回報率均在35%以上。
從東方區域發展公布的三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來看,這是一只“白酒為王”的基金,前十大重倉為清一色的白酒股,最新規模為4.8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區域發展在年內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倉,一季度持倉結構以信創和數字經濟板塊為主,到三季度重倉白酒,可謂是“風格大變”。
該基金表示,由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板塊出現高位回調,在海內外復雜宏觀環境的擾動下順周期板塊也表現疲弱,基金貫徹防守的思路,并未對二季度末以白酒為主的持倉結構做出調整。
從基金規模來看,年內回報率超25%的基金有17只,其中招商優勢企業A、金鷹紅利價值A、廣發電子信息傳媒產業精選A、金鷹科技創新A最新規模超10億元,依次為32.26億元、15.96億元、14.97億元、14.08億元。從基金經理的角度來看,金鷹基金陳穎管理的4只基金上榜,數量居首;寶盈基金張天聞有3只;東吳基金劉元海有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