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募董事長、總經理同日“迎新”!有何來頭?
1月20日,中金基金披露公告:自1月19日起,李金澤擔任公司董事長,宗喆擔任公司總經理,胡長生因工作安排離任中金基金董事長,并不再代為履行公司總經理職務,這意味著中金基金董事長、總經理兩大重要崗位同時“迎新”。
中金基金于2014年成立,近幾年因抓住了REITs這一創新型“風口”產品,整體管理規模得以逆勢穩增,公司旗下五只REITs基金合計超過200億元,成為公司邁上千億規模的“首功之臣”。
董事長、總經理同時“迎新”
公告顯示,擔任董事長的李金澤具有超過23年的金融從業經驗,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19日任中金公司特殊資產部部門負責人。
李金澤為法學博士、國際金融博士后,于2000年7月至2009年2月歷任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務部副處長、處長、副總經理;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任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歷任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務部(消費者權益保護辦公室)副總經理(副主任)、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任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行籌備組負責人;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任民生商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民銀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擔任總經理的宗喆具有6年以上的公募基金高管從業經驗,其中擔任總經理職務時間超過5年。宗喆于2017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間,歷任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此前,宗喆于2004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行和總行工作,歷任經理、高級經理、副處長。
卸任董事長的胡長生自2020年12月起擔任中金基金董事長,截至離任前,任職時間超過3年。公開資料顯示,胡長生現任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
中金基金于2014年成立,成立至今由中金公司全資持股,公募基金業務也是中金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金基金產品涵蓋了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FOF、公募REITs等產品類型,在隨后的多個季度穩步上漲。截至2023年底,中金基金管理公募基金49只,公募基金規模超1250億元。
從基金類型來看,中金基金管理規模能夠在震蕩市中穩步上升,REITs作為近幾年的創新型“風口”產品,可謂首功之臣,當前還有中金印力消費REIT為首批獲批的消費基礎設施REITs項目之一,處于獲批待發行階段。
公司旗下基金規模最大的是中金現金管家C,截至2023年末為583億元,第二則是中金安徽交控REIT,規模高達101億元,該基金的成立也助推中金基金在2022年第四季度管理規模首次攀升至千億元。此外,中金普洛斯倉儲物流REIT規模達93億元,公司旗下五只REITs產品規模合計超過200億元,成為業務板塊重要組成部分。
公募高管頻繁變更態勢或將延續
步入2024年尚不滿一個月,已有3家公募基金董事長發生了變更,除了中金基金以外,1月19日,國壽安保基金公告,原董事長王軍輝因工作調整于2024年1月17日離任,經公司新一屆董事會選舉,由于泳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
1月10日,湘財基金發布公告稱,自1月8日起新任蔣軍為公司董事長,王小平不再擔任該職。此外,銀河基金、湘財基金、合煦智遠基金、華西基金和摩根基金都官宣了新任的副總經理。
一位公募資深人士表示,高管變動最重要的原因是股東方發生變化。“市場上許多基金公司,目前都是由大股東委派董事長,加上總經理市場化招聘的方式組建高管團隊。”董事長是公募機構發展方向的掌舵人,而總經理則需要對公司的業績負責。如果股東方本身發生變化或是策略進行了調整,那么對基金公司而言就會存在高管變更的現象。
北京某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公募基金行業高管人員的變更主要是基于三大原因:股東任命、自身職業發展規劃、業績不達標。如果公募基金的管理層沒有出現過于頻繁的變動,高管變更可以視為正常的人才流動。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代景霞表示,高管變更可能會導致管理層的不穩定性,核心管理人員的離職或者新人的加入,會對公司的戰略方向、決策層面產生影響。同時,投研文化和投研團隊的穩定性也會受到影響。高管在基金公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不僅是公司的領導者,也是公司投研文化的傳播者。高管的變更可能會對公司投研文化和投研團隊穩定性造成影響。新的高管可能會帶來新的管理風格和理念,需要與原有團隊適應和融合。
然而,公募基金高管變動已成常態,此前這類現象主要發生在中小基金公司領域,然而近期中部乃至頭部公募的董事長、總經理變更似乎也顯得稀松平常。代景霞判斷,在公募基金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行業內競爭日益激烈,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基金公司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可能需要通過調整高管人員,以尋求新的業務模式和市場機會;而且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投資環境的復雜性增加,公募基金行業對高管的專業能力和經驗要求也越來越高,基金公司可能會尋求經驗更加豐富和具有專業背景的高管人員。
“另外,監管對公募基金行業的監管力度也在加大,基金公司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內部管理體系,以滿足監管的要求。”代景霞補充道,“以上這些都可能會導致基金公司頻繁調整高管人員,所以我們預期高管頻繁變更的趨勢可能會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