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基”收益超8%!1月公募首尾業績差超38%
1月已落下帷幕,月度公募基金冠軍之爭也塵埃落定。隨著市場的震蕩,有超過九成的權益類基金沒有實現正收益,業績分化差距也隨之顯現。
從單個權益類基金具體表現來看,匯添富中證能源ETF在1月份總回報達8.67%,穩居冠軍寶座。
指數型基金方面,國泰央企共贏ETF、平安國企共贏ETF、南方中國國企ETF在1月份基金凈值上漲均超過7%,漲幅居于前列。
主動權益類基金方面,永盈股息優選A和永盈股息優選C在1月份分別以8.39%、8.38%的收益居于前列。
但也有基金沒有踩準節奏,1月基金凈值下跌超過30%,權益類基金收益首尾差超過38%。
能源ETF領漲
iFinD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股票型基金收益率平均-12.23%,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平均-10.71%,超過九成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收益“告負”。
從投資策略上來看,1月份重倉高股息策略、國企概念的基金漲幅居前。此外,指數型基金業績漲幅優于主動權益類基金,能源、國企、銀行等主題ETF漲幅居前。
數據來源:iFinD制表:魏來
從單個權益類基金具體表現來看,由董瑾管理的匯添富中證能源ETF在1月份總回報達8.67%,穩居冠軍寶座。
1月份,匯添富中證能源ETF所跟蹤的中證能源指數漲幅達8.78%。
董瑾在2023年基金四季報中指出,能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具有戰略意義。供給端,受到供給側改革、能源轉型的制約和主要產油國增減產量等的影響而有所波動;需求端,主要受到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下游廣泛應用領域需求的影響和帶動。隨著整體需求的復蘇,能源供需有望持續偏緊。另外,能源行業內央國企占比高,分紅穩定,社會價值和投資價值顯著。
指數型基金方面,國泰央企共贏ETF、平安國企共贏ETF、南方中國國企ETF在1月份基金凈值上漲均超過7%,漲幅居于前列。
此外,建信滬深300紅利ETF在1月份收益達6.29%,南方基金、天弘基金、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銀行ETF在1月份基金凈值漲幅超過6%。
主動權益冠軍基漲幅超8%
主動權益類基金方面,由許拓掌管的永盈股息優選A和永盈股息優選C在1月份分別以8.39%、8.38%的收益居于前列。
永盈股息優選為偏股混合型基金,2023年末規模1.79億元,該基金2023年A類和C類基金凈值漲幅分別為-1.55%、-1.74%。
2023年四季報顯示,永盈股息優選重倉持有中國核電、華潤電力、浙能電力、中國廣核、華能國際、華電國際、申能股份等公共事業板塊股票。
許拓在2023年四季報中指出,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注重經營的質量,也更加重視投資者回報,逐步通過大額分紅回報股東,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很好的保值增值的底層資產,當然也為類紅利基金提供了更多市場機會。
匯金轉型升級混合以7.5%的收益,居于1月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前部。
行業配置上,2023年四季度匯金轉型升級混合相對側重石油石化、銀行、交運、煤炭、工程機械等領域。
匯金轉型升級混合在2023年四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為:建設銀行、中國石化、交通銀行、中國神華、美的集團、中國海油、寧滬高速、中國移動、大秦鐵路、中聯重科。
該基金2023年四季報指出,2024年經濟整體上企穩向好,A股市場也有望企穩向好,結構上關注科技、政府支出和出口三條線索。此外,在國內經濟增速和利率中樞下移的大背景下,高股息資產持續具備配置價值。
此外,永盈長遠價值混合、德邦周期精選、招商景氣精選股票、廣發價值優選等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在1月份收益超過5%。
首尾業績差超38%
今年1月,基金業績分化明顯,雖然有部分基金實現正收益,但超過九成的權益類基金在市場震蕩下沒有踩準節奏,還有基金凈值下跌超過30%,權益類基金收益首尾差超過38%。
泰信中小盤精選在1月份基金凈值下跌31.13%,業績排名居于尾部。
泰信中小盤精選為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11年10月,2023年末規模9.61億元。2023年末,該基金重倉持有恒玄科技、龍迅股份、臻鐳科技、中科藍訊、裕太微、芯動聯科、虹軟科技、福昕軟件等電子、計算機板塊股票。
1月,鵬華碳中和主題混合、建信電子行業股票基金凈值下跌均超過30%。
此外,德邦科技創新一年定開、長信創新驅動、信澳新能源精選、長城久恒靈活配置、萬家自主創新混合等多只基金在1月凈值下跌超過25%。
隨著市場的震蕩,一些知名基金經理在今年1月也沒能實現正收益。
1月,管理規模超過150億元的基金經理馮明遠掌舵的4只基金產品基金凈值下跌均超過20%。其中,信澳領先智選混合和信澳智遠三年持有基金凈值下跌超過25%。
“百億基金經理”陸彬管理的7只基金在1月基金凈值下跌均超過19%。其中,匯豐晉信時代先鋒在1月基金凈值下跌超過25%,匯豐晉信研究精選、匯豐晉信智造先鋒、匯豐晉信龍騰混合基金凈值下跌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