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A50指數增強產品獲批!指基新銳浦銀安盛布局“核心寬基衛星賽道”
記者獲悉,4月3日浦銀安盛基金上報的中證A50指數增強基金獲批,這也是業內首只獲批的場外A50指增基金。
近年來,浦銀安盛基金打造了指數基金品牌ETFPro,指數基金產品布局主打“核心寬基衛星賽道”的戰略產品布局,在新銳指數基金公司中不斷完善產品譜系。
核心寬基衛星賽道指數布局戰略規劃
浦銀安盛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監孫晨進表示,我們指數產品布局是“核心寬基衛星賽道”,即在產品布局上采取了齊頭并進的策略。核心寬基方面,已有滬深300指數增強、創業板ETF及聯接等核心寬基指數產品,公司近期上報了中證A50指數增強基金和科創100指數增強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不同板塊、不同市值風格投資工具的選擇。
在衛星賽道方面,我們積極推動“硬科技”產品的發展,例如光伏龍頭ETF、智慧電車ETF、游戲傳媒ETF等,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工具。與此同時,浦銀安盛基金還注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產品的開發和布局,響應國家加快行成新質生產力的號召,緊跟市場熱點,不斷孵化新指數、新產品,不斷完善產品譜系。
孫晨進表示,作為銀行系基金公司,浦銀安盛基金有獨特的特點和優勢。目前浦銀安盛基金業務多元發展,涵蓋權益、固收、量化、另類等多領域的資產管理業務,提供一站式優質的產品及服務,塑造行業領先多資產管理專家的品牌形象。指數基金作為其中重要的一塊版圖,將起到豐富產品線,填補風險收益特征矩陣等作用,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定位指數基金領域的資產配置解決方案專家
在指數基金這一賽道上,浦銀安盛基金的行業定位是成為指數基金領域的資產配置解決方案專家,專注于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精細化、創新性的指數產品和指數產品配置方案。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浦銀安盛搭建專業的指數量化研究和投資團隊,團隊目前有10人,一半人員從事指數與量化的投資工作,一半人員從事指數與量化研究工作,專注于市場趨勢分析、行業研究以及指數編制和優化工作。在渠道拓展方面,采取多元化渠道布局:積極與各大銀行、券商、第三方銷售平臺等合作,拓展銷售渠道,提高產品覆蓋率。同時,還加強線上渠道建設,利用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為投資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投資體驗。
孫晨進指出,在被動投資“馬太效應”較強的市場環境下,要求我們的業務布局更加靈活高效,面對已有的產品,充分吸收同業布局產品的經驗,更好的分析自身處于行業的定位,將業務資源集中起來更高效利用,走出差異化路線,力求布局適合自身發展的產品。
布局時需要充分考慮存量競品,打出差異化路線,產品應該力求特征鮮明或者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標的指數的稀缺性價值的挖掘,增強投資人黏性十分重要,此外,應該及時跟蹤行業動態,盡可能在風口來臨前布局相應的產品,前瞻性地為投資者提供工具產品。
對于產品的銷售端,也應該配備專業的團隊跟進,及時將配置工具提供給需要的客戶,對于客戶的投資訴求,也應及時反饋給投資團隊,便于后續業務發展和布局。
指數產品布局偏好更注重科技含量
在孫晨進看來,隨著投資者對指數基金的認知加深,他們越來越傾向于選擇具有明確投資策略、高透明度和較低費用的指數基金。寬基指增、策略型、細分行業以及海外產品能夠滿足不同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尤其是在海外資產配置方面,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關注度也在逐漸提升。
對于指數賽道的新銳基金公司來說,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需要通過產品創新來吸引投資者。當前市場寬基產品競爭較為激烈,頭部基金公司寬基產品規模和流動性突出,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而布局創新產品可以幫助新銳基金公司實現產品差異化,滿足特定投資者的需求,從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場內和場外基金的選擇偏好,確實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基金公司的戰略、市場環境和投資者需求等。場內基金對于追求交易效率和低成本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更具吸引力。而另一些投資者可能更喜歡場外基金,因為它們提供了更為靈活的投資方式,如定期定額投資等。
作為指基新銳基金公司,我們更傾向于布局寬基指增、策略型、細分行業或者海外產品,主要是出于市場需求、產品創新、風險管理和公司戰略等多方面的考慮。這些布局有助于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公司的長期發展目標。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中提供的意見與評述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的任何操作建議或推薦,依據本資料相關信息進行投資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負。本資料歸我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對所述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減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諾將本著誠信嚴謹的原則,勤勉盡責地管理基金資產,但并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請務必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及《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如需購買基金,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