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工智能主題混合基金經理探展百度AI開發者大會:把握硬件高兌現度,展望應用廣闊前景
AI技術奇點已經到來,中國的優勢在哪里?后市應該投向什么方向?
4月16日,南方基金攜手共赴2024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并于當晚以《浪潮之巔,未來已來?直擊百度AI開發者大會》為主題進開展了直播,為投資者深入解析大會最新動態。我們跟隨南方人工智能主題混合基金經理羅安安,以專業投資者的視角,一同探尋AI技術的最新脈動,展望其璀璨未來。
中國的優勢在于市場與應用
問:會上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展品或者應用場景?
羅安安:不僅自動駕駛、AIGC和人工智能深層次內容,AI已經應用到農業、醫療等領域,甚至包括家庭健康等。這種普惠式創新雖然技術上不是特別高門檻,但是他能夠普及到千行百業和生活的各個方面。
問: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性和創新能力究竟如何?有哪些方面走在前列?
羅安安:中國擁有龐大市場和統一的互聯網技術以及市場環境。隨著大模型的不斷成熟,中國也能在AI領域涌現出一些新公司,特別是在這一輪的語言大模型為基礎的AI創新中,會不斷涌現出新的公司。
中國在軟硬件結合以及未來應用創新方面有優勢。雖然目前我們處于跟隨階段,但是我相信未來會有一些領域逐步從跟隨走向引領市場的過程。
吃下硬件的肉,等待大模型和應用成熟
問:您認為今年以及最近幾年人工智能的投資主線或者邏輯是什么?
羅安安:我對人工智能投資的總體思路是,有句俗語叫做“嘴里吃著一個,碗里夾著一個,鍋里放著一個”。
應該吃在嘴里的肉,目前仍然是算力、光模塊、服務器領域,他們處在資本開支的高峰期,兌現度更高。
眼睛要盯著碗里的,是大模型研發,它投入時間較久,資金較大,未來的技術進步不會很快變現,但只有它完善之后,其他事情才順暢。
看著鍋里的,其實就是應用。無論是ToB還是ToC,這些應用如同鍋中的肉,總有一天會成熟。
因此,我認為目前從投資角度來看,我們更關注硬件算力,同時關注大模型和應用。未來一旦某個時間點大模型成熟或者有爆款應用出現,整個投資重心就會從硬件轉向軟件和平臺。
問:在經歷了去年的“百模大戰”之后,您認為AI已經從卷模型發展到卷應用了嗎?您認為卷應用的重點方向在哪里?
羅安安:在以后,出于經營考量,只有真正的大廠或者平臺型公司會自研大模型,這使得大模型投資熱情有所降溫。這反而有利于一些大公司,他們能夠沉下心來研發屬于自己的大模型,這需要時間投入。
關于卷應用,我認為“卷”這個詞并不恰當,卷的意思是同質化競爭會比較多。我更多地認為這里應該稱為燉應用,即肉在鍋里,遲早有一天會成熟。只要慢慢燉,就能有好的應用出現。
最近有一些新的應用出現,他們的應用體驗更好。這并非純粹技術上的進步,更多的是技術與信息檢索、人類知識學習結合,打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應用端產品遲早有一天會出現爆款應用。所以我認為“卷”這個詞不太好,現在更多的是不斷發酵、加熱升溫和嘗試。就像今天百度開發者大會中,各行各業的各種應用,逐漸找到合適的應用點,實現不斷的創新爆發。
不迷信算力,不盲目跟隨
問:大模型是否是一種“大力出奇跡”的暴力美學?通用模型公司未來可靠的盈利模式和發展路徑應該如何運作?
羅安安:目前GPT未來要發布的5.0以及其他公司的大模型,對算力的依賴越來越強。
對中國來說,我們需要改變路徑,中國AI的發展模式應該基于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發展垂直類的模型,或者稱為邊緣計算推理測的模型。這可能會實現一個小投入但是有大效果的產業路徑。
問:您覺得未來半導體芯片的突破焦點到底在哪里?國內廠商是否具備競爭力?
羅安安:AI芯片方面,國產芯片廠商在不斷推出算力芯片。算力真正性能的發揮,除了計算能力之外,還包括存儲能力和數據傳輸能力,而中國在數據傳輸、通信能力方面并不遜色于其他國家。
另外,中國在存儲領域也在加速進步。我們能夠發揮不同特點的綜合優化能力,做出支撐我們目前這些大模型的算力卡。隨著國家的支持力度增加,國產算力芯片的市占率可能會逐步提高,這時候能夠看到算力成本也會下降,這將加速國內AI的發展速度。
技術變革時點已來,現階段仍需把握可兌現機會
問:今天的標題是“浪潮之巔,未來已來”,您認為未來已來的這個“奇點”是否已經降臨?
羅安安:從長周期來看,我認為人工智能產業變革的奇點已經到來。然而,我們認為AI的發展未來將以AGI,即通用人工智能為最終目標,這個過程相當漫長,可能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維度。
在未來20年的時間里,我們應該保持耐心,盡量把握目前可以兌現的投資機會,同時緊密關注產業變革趨勢,特別是美國的產業優勢可能會繼續發揮,而中國在產業上又有哪些不同環節的優勢。只有當各個領域的技術、應用和創新逐步成熟后,我認為真正的產業投資機會才會到來。
目前我們盡量密切跟蹤整個產業。我相信在宏觀經濟周期、貨幣經濟周期和科技周期三者疊加的情況下,會有一個相對適合人工智能投資的時間點,這可能會是令人興奮的投資機會。目前我們需要保持冷靜觀察,等待投資時點的到來。
問:如果以您基金經理的專業身份對人工智能的未來進行展望,您有何期待?
羅安安:我當然對人工智能充滿信心,他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投資方向以及整體經濟結構。
短期內,我們更多地關注應用和產業變革。我們認為對于科技投資來說,在大家都熱情的時候,往往需要冷靜觀察。
從歷史經驗來看,AI投資更多是產業帶動的投資機會,而非資本帶動。因此,我們不妨再耐心等待AI投資真正產業變革高潮的來臨。我相信中國在那個時間點不會缺席,A股也不會缺席,我們仍然保持長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