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來六大行業關注度高17股迎來超50家基金調研
證券時報記者郭潔
基金公司作為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調研動態值得關注。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2024年以來基金公司合計調研了731家上市公司,比2023年同期的592家公司增加139家公司,基金調研熱情升溫。
六大行業
受基金公司重點關注
以調研總次數看,2024年以來12家基金調研超百次,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積極性高,參與調研次數均超過150次。
10家基金開年以來調研超過100家上市公司。博時基金年內調研上市公司家數最多,達174家,一汽解放、普聯軟件、中公教育是其關注度居前的上市公司。博時基金調研的公司中,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行業的公司居多,分別達27家、22家和21家。
九華旅游是博時基金調研后市場表現最好的公司,1月8日接待機構調研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19.65%,公司元旦假期期間游客接待情況良好,2023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5.62億元,同比增長118.44%,公司預計2023年實現凈利潤約1.7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89億元,同比增加1377%,實現扭虧為盈。
從行業來看,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電力設備、計算機、基礎化工6個行業頗受基金關注,均有超50家上市公司獲得基金調研。電子行業獲基金調研的公司數量達115家,是最受基金公司關注的行業;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獲基金調研的公司數量分別有92家和87家。
17家上市公司
獲超50家基金調研
中際旭創的調研基金公司家數最多,達110家。公司在1月28日接待了232家機構調研,除110家基金外,還有證券公司47家、保險公司41家,投資機構17家等機構對其進行調研。
中際旭創在調研時表示,預計2024年400G和800G的硅光模塊都有機會進一步放量和擴大出貨比例。2024年全球對AI算力的需求非常旺盛,預計與之配套的2024年800G和400G的行業總需求同比2023年有明顯增長,現在從訂單能見度已可以看清整個上半年的趨勢,因此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的訂單和出貨量環比2023年第四季度仍然保持積極的較快的增長。
包含中際旭創在內有17家上市公司獲超50家基金調研,其中來自醫藥生物行業的上市公司有5家,占比大于其他行業的上市公司,分別為長春高新、怡和嘉業、江蘇吳中、新產業、邁威生物-U。長春高新獲調研基金家數最多,達81家,公司1月12日接待共181家機構調研活動,參與調研的基金公司包括博時基金、華夏基金、中金基金等。
從行情表現來看,受大盤整體下挫影響,2024年以來獲得基金調研的上市公司股價平均下跌24.13%。13家公司股價漲幅超10%,其中長虹美菱、九華旅游、方大新材的股價開年以來漲幅居前,分別上漲24.69%、22.93%、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