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名錄!公布
個人養老金隊伍持續擴容。
1月12日,證監會發布的最新一期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和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顯示,截至去年底,個人養老金基金數量達178只、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數量達50家,相比三季度分別新增17只、2家。
自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基金制度落地以來,個人養老金基金和銷售機構雙雙穩步擴容。基金產品的增加和銷售機構的持續添新,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充沛的中長期資金。
個人養老金基金新增17只
華泰柏瑞、英大2家基金管理人首次入圍
在上批個人養老金基金出爐近三個月后,個人養老金基金迎來再次擴容。
2024年1月12日,證監會網站公布的最新一期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及銷售機構名錄顯示,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數量已由去年三季度末的161只擴容至四季度末的178只。
相較于三季度,去年四季度共有17只養老目標基金被新納入名錄,分屬10家基金管理人。
具體來看,華泰柏瑞基金、英大基金兩家基金管理人此次均為首次有產品入圍。兩家機構分別有1只產品新進入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具體為華泰柏瑞祥泰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和英大延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
圖片來源:證監會網站
與此同時,此次擴容中,華夏基金旗下個人養老基金的數量由原來的9只增至11只,易方達基金和廣發基金旗下入圍的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均由原來的7只增加至9只。
此外,經過此次擴容,工銀瑞信基金、中歐基金、建信基金、上海東方證券資管、浦銀安盛基金等基金管理人入圍的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分別由原來的6只、4只、3只、3只、2只增加至8只、6只、5只、5只、3只。
截至去年底,178只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分布于51家公募機構。從各家公司管理的產品數量來看,華夏基金旗下共有11只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位居首位。
其次是易方達基金和廣發基金,各自管理著9只產品;工銀瑞信基金、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三家公司以8只產品緊隨其后;此外,華安基金、嘉實基金、銀華基金管理的個人養老金基金數量均為7只。
銷售機構再添新
新進光大、東方財富兩家券商
在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擴容的同時,相關基金銷售機構也同步迎來“新丁”。
最新一期《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由去年9月底的48家增至50家,新進的兩家銷售機構均為券商,具體為光大證券、東方財富證券。
圖片來源:證監會網站
按照個人養老金業務相關文件明確規定,參與基金銷售機構需滿足最近4個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規模不低于200億元,其中,個人投資者持有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規模不低于50億元。從數據來看,此次獲批的兩家券商都滿足上述條件。
例如,此前基金業協會披露的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光大證券代銷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權益基金保有規模均超過240億元,東方財富證券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權益基金保有規模則均超過400億元。
截至去年底,共有50家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在冊,包括19家商業銀行、24家證券公司和7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可以看出,券商已成為數量最多的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類別。
早在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試點落地時,14家券商獲得代銷資格。作為公募基金最主要的代銷方之一,證券公司在個人養老金業務試點的鋪開和推廣中持續發力,個人養老金業務也成為大型券商們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抓手。多家機構通過精心布局產品及渠道,與基金投顧服務結合,試點券商充分發揮財富管理優勢,做“精”養老基金銷售。
個人養老金基金與銷售機構穩步擴容
自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以來,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與銷售機構持續擴容。
回顧2022年11月4日,證監會公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針對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的基金產品標準,以及擬被納入名錄的基金銷售機構等內容發布詳細規定。
隨后,同年11月18日,證監會正式公布首批養老目標基金以及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單,按照當時的規定,后續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將持續定期發布并動態調整。
截至去年12月底,13個多月時間里,個人養老金基金已從最初的129只(僅計算Y份額,下同)擴容至178只,增幅約38%;基金銷售機構由37家增至50家,增幅約35%。
從成立以來的收益率來看,不少產品受市場表現等因素影響仍面臨業績承壓等問題。但不少專業人士指出,考慮到目前權益市場所處的低位和長期具備的價值,拉長時間來看,絕大部分的Y份額有望修復虧損,最終為投資者帶來正向回報。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基金報采訪時表示,在我國個人養老金體系建設的關鍵時期,公募基金行業應當進一步勇擔時代責任,為實現億萬百姓“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積極貢獻力量,力爭在服務國家養老保障事業上取得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