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手握建倉優勢基金經理“穩坐釣魚臺”
證券時報記者趙夢橋
近期,滬指仍在鏖戰3000點,而手握建倉期“利器”的一些基金經理仍能“穩坐釣魚臺”,憑借輕倉乃至空倉對抗著下跌行情。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低位震蕩的行情中,次新基金的基金經理可以分批建倉,不斷攤低買入成本,投資布局的安全邊際更高。相較于有倉位限制的老基金,新基金更容易在低迷行情中跑出凈值優勢。
成立早晚見真章
下半年以來,滬指跌幅超過8%,深成指回落幅度更大,跌幅約為15%,導致公募基金新發規模明顯下降。
統計數據顯示,下半年以來公募新發基金規模4687億份,較上半年下降近800億份。其中,成立的主動管理權益類產品共288只,募資不足千億元,處于多年來的低位。
近兩個月,滬指多次低探至3000點以下,“早期”成立的基金也跌幅居前。比如,成立于7月11日的鵬華睿見,不到半年時間已經跌近18%,同日成立的萬家遠見先鋒一年持有同期也跌約13%。實際上,下半年以來凈值折損超過10%的基金,均成立于7月份。在泥沙俱下的行情中,這些高倉位的產品難逃下跌,而業績為正的產品多為9月份以后成立的醫藥主題基金。
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后,醫藥板塊的近期表現整體較為抗跌,有的創新藥標的甚至跑出了超額收益。目前,漲幅排名第一的是融通遠見價值一年持有,雖然成立較早,但整體走勢較為穩健,凈值曲線偶有回撤也及時反彈。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重倉了健之佳、康緣藥業、九典制藥等醫藥股,以及天味食品、口子窖等食品飲料股。基金經理萬民遠在三季報中表示,其策略是精選賽道及成長性較好且估值相對較低的板塊與個股進行重點配置,中線持股的心態“從容守候”,用時間換空間,并適時調整了組合結構。
“在景氣賽道經歷了大起大落的走勢后,預計A股市場風格將從過去的極致走向平衡,穩增長、疫后修復以及估值匹配的優質成長股均有望迎來價值投資機會,我們依然堅持順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疫后修復的方向尋找投資機會。”萬民遠說。
建倉時機是關鍵
一般而言,基金的建倉期限在1到3個月之間,最長不會超過6個月。因此,在近期的3000點“保衛戰”中,多名基金經理憑借輕倉乃至空倉躲過了“暗傷”。
嘉實成長驅動就是典型之一。該基金成立于9月22日,直到10月末滬指稍微企穩后,基金凈值才略有上漲。與之類似的還有中歐數字經濟和平安策略回報,這兩只產品的凈值均在成立一個多月后才有所波動。
相較而言,金鷹基金的韓廣哲可謂在下跌行情中“穩坐釣魚臺”。6月初,金鷹睿選成長六個月持有成立,在隨后的近半年時間里業績非常穩定,最大跌幅也不超過1%。季報顯示,該基金在三季度末的倉位僅有1.43%,絕大部分基金資產投向了銀行存款。基金經理韓廣哲在三季報中表達了謹慎樂觀的看法,“國內方面,在一系列政策呵護下,經濟與市場大概率處于底部區域,預計經濟數據、居民收入與消費行為未來會逐步改善。A股投資者有望信心重建,市場暫時沒有持續性較強的方向,熱點板塊輪動很快。”
“本基金仍處于建倉期,保持很低的股票倉位,僅布局了少數存儲半導體、電新等公司。未來將跟蹤A股市場壓制因素的邊際變化,包括地產與城投債化解、科技突破、中美關系階段性變化,重點關注算力方向(光模塊與服務器等)、存儲半導體、AI(人工智能)辦公應用等科技方向。同時,如果經濟與消費數據出現明顯改善,將考慮適當配置消費與順周期行業。”韓廣哲說。
當然,也有部分基金成立后即迅速布局。比如,12月7日成立的華寶遠恒,凈值已有0.42%的漲幅;采用量化策略的國泰君安中證1000優選,成立于12月12日,目前下跌約0.3%。
新基金與震蕩市更配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下半年新成立的基金平均跌幅僅為1.74%,較早前發行的存量基金表現略好。
華北一位公募人士認為,對于新基金來說,如果市場持續低迷,基金經理可以擇機入場,通過倉位輕重來控制回撤。與此同時,基金經理還可以分批建倉,攤低買入成本,投資布局的安全邊際更高。而老基金都有倉位限制,比如股票類資產不得低于既定的比例,因此老基金所持個股的成本可能并不低,有的甚至在股價較高的位置被迫買入,相對來說,震蕩市下新基金更容易跑出凈值優勢。
華南某大型公募的一名投研人士認為,對于基金經理而言,震蕩行情中的主動管理,既體現在主動選股方面,更體現在擇時方面。擇時的確很難,但想在A股市場獲得良好的收益體驗,擇時又是必須的,哪怕做不到精準,至少也可以感知市場的溫度,做到“模糊的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