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身險行業分析與展望》顯示險企投資端加配長周期產品
2024年,在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下,險企投資端將通過加配長周期利率債、低估值藍籌股及大體量新基建資產,以維持穩定的收益水平。惠譽博華近日發布《2024年人身險行業分析與展望》(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隨著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確定收益率的增額終身壽險成為2023年熱銷險種。經濟復蘇推動居民對于高端保障產品的需求回升,代理人轉型初見成效推動2023年健康險產品在銷售開始出現弱回暖。保費收入快速增長推動保險資金規模繼續擴大,險企將在投資端加配長周期投資產品。
長錢長投
權益市場投資意愿增強
報告顯示,權益投資方面,2023年9月末,人身險公司股票和基金合計持有比例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基于目前A股市值持續下行,對于權益市場的增配體現出險資較大的參與意愿。面對固定收益類資產收益利率低迷及超長債、優質非標資產供給不足的壓力,而且目前股票估值處于低位,險資具有一定意愿提升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近年來,監管機構持續鼓勵險企提升權益配置比例,放寬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限制。2023年10月,財政部發布《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確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考核方式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為“3年周期指標+當年度指標”相結合。
惠譽博華分析師劉萌認為,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與壽險資金負債端長期性匹配,“長錢長投”有助于降低短期考核對其投資運作的不利影響,有助于釋放險資投資權益市場的意愿。惠譽博華認為,長期股權投資符合險資長期高收益需要,有助于險企拓展健康養老產業鏈布局,有望在2024年迎來進一步增長。
其他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債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和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等非標準化投資資產,配置行業主要覆蓋城投企業、房地產、金融和交通運輸等,這類資產以較長的期限和較高的收益率與險企的負債端需求匹配,是保險資金直接參與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
險資規模擴大
債券投資占比提升
保費收入快速增長,推動保險資金規模繼續擴大。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75230.6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245787.4億元,同比增長11.2%。險資配置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2023年9月末,人身險公司的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配置占比同比提升,而其他金融投資配置則同比收縮。
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久期長、風險偏好相對較低及要求穩定收益的特點。為與負債端特性相匹配,資產端配置整體仍以長久期的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2023年9月末,保險資金債券投資占比由2022年9月末的41.8%上升至44.8%。
劉萌認為,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推升了避險情緒,基于國內市場利率中樞長期處于下行通道,2023年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下行26.7bps。2023年險資更傾向于配置長久期國債、地方政府債等免稅利率債及政策性金融債,在獲得流動性溢價及穩定現金流的同時拉長資產端久期,縮小利率風險敞口。此外,這類債券在償付能力最低資本中風險因子低。
報告指出,2024年,地方平臺及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逐步化解,相關信用風險繼續修復,信用利差可能繼續收窄,高收益標的仍會稀缺,預計險資配置長久期品種意愿將加強。
保費保持增長
儲蓄型保險產品熱銷
2023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市場利率持續下行背景下,高預定利率儲蓄型保險具有明顯銷售優勢。
報告指出,2023年,人身險各細分險種保費收入增速均有回升,占比最高的壽險業務2023年實現最快增長,占比繼續提升,仍然是推動保費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儲蓄型產品方面,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存,居民儲蓄意愿加強,隨著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確定收益率的增額終身壽險成為2023年熱銷險種。惠譽博華分析師王夢瑗認為,保本保收益的儲蓄型保險仍將是2024年主力產品,2024年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預期下,儲蓄型保險產品仍具較強競爭力。
推進渠道轉型
高端保障需求回暖
報告顯示,經濟復蘇推動居民對于高端保障產品的需求回升,同時惠民保等產品受政策性影響對重疾險的替代效應減弱,代理人轉型初見成效推動2023年健康險產品在銷售開始出現弱回暖。此外,與儲蓄型產品不同,重疾險產品結構和條款復雜,對銷售能力的依賴性強,雖然代理人隊伍縮減仍在持續,但隨著代理人產能逐步提升,代理人轉型初見成效,重疾產品銷售有所回暖。王夢瑗預計,考慮到中國境內的保險深度尚有提升空間,以及未來醫療費用可能繼續上漲,健康類產品的保障缺口或將擴大,隨著宏觀經濟緩慢修復,保障型產品的需求有望恢復,長期護理產品及重疾產品存在繼續增長空間。
王夢瑗指出,銷售渠道方面,在儲蓄型產品高景氣需求推動下,上市保險公司代理人渠道2023年上半年保費收入快速增長,但下半年增速隨高預定利率產品停售大幅收窄。2023年上市壽險公司個險渠道人力質態有所改善,代理人流失速度放緩,人均產能顯著提升。惠譽博華預計,2024年隨著代理人數量趨于穩定以及高質量代理人產能提升,個險新單保費有望企穩回升,占比或將繼續維持在50%的水平。
近年來,保險公司持續向銀行代理渠道投入更多資源,銀保業務實現規模和價值雙增長,保費貢獻度持續上升。2023年上半年,上市險企銀保渠道新單保費同比增速超50%,銀保渠道占比超過30%。銀保渠道具有廣泛的網點布局和龐大的客戶群體,客戶需求以理財性質的儲蓄型保險為主,在利息凈收入持續收窄、理財產品表現較弱及盈利承壓背景下,銀行也有較大動力推動儲蓄型保險的銷售,以促進中間收入增長。
報告認為,2024年經濟下行壓力有所緩解,壽險行業保費收入仍將保持較快增速。一方面,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預期下,壽險公司的儲蓄型產品競爭力仍存。另一方面,各主要上市保險公司積極推進渠道轉型,代理人轉型成效逐漸顯現,代理人產能持續提升足以彌補數量下降的影響,隨著銀保渠道向價值貢獻轉型,預計2024年保費收入和新業務價值的貢獻度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