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兼泰康人壽總裁程康平:解碼“新壽險”下代理人隊伍建設
2024年伊始,泰康結合自身創新實踐,提出“新壽險”模式,引發行業熱議。“新壽險”下的代理人隊伍建設,同樣備受關注。
近日,泰康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兼泰康人壽總裁程康平在接受《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推動“新壽險”,既要關注新績優隊伍建設,也要關注存量隊伍的轉型;既要給頂尖績優提供專屬的支持,也要給基盤隊伍提供發展的土壤。
以大健康生態體系支撐績優隊伍
“‘新壽險’并不是一個靈光一閃的全新概念。”程康平表示,在老齡化加速、長壽時代即將來臨的背景下,壽險業傳統的“負債+投資”結構模式面臨重大挑戰;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養康寧服務,成為壽險業的重要延伸。泰康把實體的醫養康寧服務與傳統壽險相結合,將“服務端”引入傳統壽險的二維結構,形成“支付+服務+投資”三端協同的“新壽險”模式,就是“新壽險”的創新之處。
程康平介紹,落實“新壽險”,就是細化打磨“長壽時代泰康方案”。一方面,為客戶打造最優的籌資模式,提高人們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建設覆蓋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高品質醫養康寧服務體系,形成大健康生態體系。泰康一站式的實體養老和醫療服務體系,改變了目前市場上健康養老服務碎片化的現狀;而通過保險金的投資實現復利增值,又確保了客戶未來的支付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建設怎樣的代理人隊伍、如何打造績優隊伍?
“雖然去年行業隊伍規模延續下滑態勢,但通過優增優育等方式培養高產能的績優人力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程康平說。2023年,壽險業銷售人力仍舊在底部盤整,壽險銷售從業人員當前已不足300萬人,他預計2024年隊伍規模仍處于筑底期,但隊伍結構會夯實、改善。
據程康平介紹,過去一年,泰康在其健康財富規劃師(HWP)原有項目的基礎上,推出了HWP優才項目。2024年1月1日,全新的優才基本法正式上線,這是HWP走向全國、深入三四線城市的重要部署,也為泰康人壽高質量發展和隊伍轉型注入了強勁動能。
“不過,要想建設一支不斷發展、長期可持續的績優隊伍,單純依靠隊伍建設本身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需要整個公司的大健康生態體系去進行支撐。”結合泰康HWP的實踐經驗,程康平表示,需要“‘支付+服務+投資’三端協同的新壽險+‘三大閉環、四位一體’的商業模式+‘體驗式營銷’的創新銷售模式+專業化、職業化的銷售隊伍”幾方面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實現行業的高質量轉型,走出一條可持續的績優發展之路。
關注存量隊伍轉型
“一家公司不可能只有HWP這種績優的存在,壽險隊伍向高質量轉型不能無視現存的基盤隊伍,如何平衡好績優與基盤的關系是壽險公司永恒的課題。”程康平表示,壽險新時期下的隊伍建設,既要關注新績優隊伍的建設,也要關注存量隊伍的轉型。
程康平認為,代理人隊伍必將向職業化、專業化、績優化方向發展,在整體隊伍建設上要圍繞“四維組發”打造“新壽險”下的代理人隊伍。
具體來看,“四維組發”即“新增、留存、結構、架構”。在前端入口處強化代理人篩選,讓更多優秀的人能夠脫穎而出;結構上,引導城鎮化、年輕化、知識化,引進高素質人才;在后端通過完善的培訓體系和泰康首創的超體培訓模式,提升代理人專業化銷售水平;架構上,改革基本法,推出“績優、普優”兩套基本法,引導傳統隊伍績優化發展的同時,為頂尖績優隊伍提供全新的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
不僅如此,在新人培育方面,還要不斷加強過程管理和細化考核,以代理人成長周期為主線,全面升級新人養成體系。針對基層訓練力量不足和分散的問題,全面梳理訓練專員隊伍的配置、津貼、訓練、管理等,從體系上加強新人的訓練,提升留存率。
監管部門也在出臺規范性文件指導隊伍轉型。程康平表示,按照近日施行的《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泰康人壽完成了產品分級和客戶分級標準的制定,確保將適當的產品通過適當的銷售人員提供給適當的客戶。在宣傳教育方面,泰康開展常態化消費者宣傳教育工作,向公眾講解保險知識、發布保險消費風險提示等。最后,在信息披露方面,泰康依托全新信息披露系統,保證披露時效,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該《辦法》的基本理念,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聚焦保險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管理,明確銷售適當性原則和禁止性要求,是構建保險銷售行為監管框架的基礎環節。”在程康平看來,從堅持以隊伍為核心轉向以客戶為核心,主要有兩個發力點,即銷售規范化和銷售專業化。
對壽險業發展前景依然充滿信心
2023年,壽險業業績迎來復蘇,總保費規模時隔3年重回兩位數增長。
“行業這波增長有幾個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壽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產品切換帶來超預期的儲蓄需求。其次是個險隊伍轉型初見成效,各家公司均強化隊伍‘質態’訴求,績優隊伍實現初步企穩發展。最后則是銀保渠道強勢發展。近年來隨著客戶儲蓄需求加速釋放,銀保渠道重回保險公司戰略視野;而在銀行中收訴求下,銀保渠道對于銀行的重要性也逐步提升,新單保費近年持續高增長。”程康平分析。
“長期來看,我們對壽險業發展前景依然充滿信心。”程康平表示,一是國家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變。二是長壽時代加速到來,健康、養老成為最大的民生。三是居民財富不斷積累,中產、高凈值人群規模及財富規模穩步增長。不過,立足當下,行業高質量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展望2024年,隊伍轉型仍處于深水區,尚未形成良性發展的增長動能,新單業務在高基數下依然面臨增長壓力。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并進一步明確了保險業經濟減震器與社會穩定器的功能定位,為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五篇大文章’中,做好養老金融與壽險業的關系尤為密切。養老金融的本質是長壽時代到來,人們健康、養老和理財需求凸顯,進一步提升中老年人風險保障能力是壽險業發展的新機遇。”程康平說。
在他看來,要助力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壽險業應從產品、服務、投資等領域做針對性的創新布局。在產品端,除個人養老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外,個人購買的其他商業養老保險也是養老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能夠轉移長壽風險的長期年金。在服務端,保險產品與醫養服務相結合,可以系統性解決養老資金、養老資源兩大難題。在投資端,大規模、長期性的保險資金與醫養康寧實體投資的“重資產、長周期、慢回報”匹配,能夠在為養老產業提供長期資金的同時獲得穩健的投資回報。
程康平表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核心還是要聚焦群眾需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緊密結合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開展經營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