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年報觀察】人身險呈回升向好態勢
2023年,人身險業持續深化改革,得益于我國經濟回升向好,行業整體也呈現復蘇發展態勢。從近期陸續披露的A股上市險企2023年業績報告來看,各上市人身險公司抓住恢復性發展機遇,負債端形成了回升向好的態勢,新業務價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時,積極推動代理人隊伍轉型,深化康養戰略協同,向高質量發展加速進階。
新業務價值普遍大漲
2023年,在資本市場波動和銀行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儲蓄型保險需求持續旺盛,推動上市人身險公司保費全部實現正增長。
作為人身險公司業務品質的關鍵指標,新業務價值也扭轉了連續兩年的負增長,普遍實現大幅增長。數據顯示,可比口徑下,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2023年分別實現新業務價值410.35億元、392.62億元、120.39億元、39.99億元、36.6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4%、36.2%、30.8%、65.1%、69.6%。
某壽險公司總精算師分析,盡管儲蓄型產品新業務價值利潤率較低,但新單銷售大幅增加仍可抵消低利潤率影響,支撐新業務價值實現增長。數據顯示,中國人壽新單保費同比上升14.1%,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個人業務新單保費同比增長52.2%。
與此同時,在業務品質的另一指標——保單繼續率方面,上述5家公司也在改善提升。例如,中國人壽14個月保單繼續率提升7.4個百分點;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13個月保單繼續率同比分別上升2.5個、7.7個、7.2個、9.5個百分點。
業績發布會上,多家公司表示將持續提高業務品質,加強資產負債管理。中國人保副總裁、人保壽險總裁肖建友稱,要持續壓縮經營負債成本高的業務規模,積極推進預定利率相對比較低的新產品銷售,加大保障性險種的銷售力度。中國人壽管理層表示,未來將在產品的研發上下功夫,提供更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性價比高的,尤其是在普惠方面能夠讓大家更加認可的產品。
代理人隊伍減員增效
人身險業務改革轉型中,代理人隊伍從粗放型的“人海戰術”到精細化的專業績優團隊是重要一環。2023年,各上市人身險公司不斷優化隊伍年齡結構、專業結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從隊伍規模來看,上市人身險公司的代理人數量進一步縮減。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的個險渠道代理人數量分別為63.4萬、34.7萬、19.9萬、15.5萬、8.9萬。5家公司合計較2022年末減少超過20萬人。
不過,各公司更加注重隊伍質態建設,深入推進個險營銷體系改革,代理人人均收入上漲,產能有所改善。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代理人隊伍月人均首年期繳保費同比提升28.6%;太保壽險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規模保費同比增長26.6%,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傭金收入同比增長46.3%;新華保險月人均綜合產能同比增長94.4%。
對于代理人隊伍轉型,中國人壽副總裁白凱表示,公司近年來一直堅持有效隊伍驅動業務發展戰略,積極推行營銷體系改革,持續推進現有隊伍升級和新型隊伍探索雙向發力。中國平安則表示,公司將聚焦以“優”增“優”,提升增優規模并開展標準化運作,提升隊伍整體專業能力,激發長期從業意愿,穩定隊伍規模。
康養戰略協同推進
2023年,各上市險企大力推進康養戰略,特別是在養老社區方面加速布局。
中國人壽將康養生態建設作為長期發展戰略。養老生態建設步伐加快,逐步擴大重點城市養老項目布局,多元化服務供給能力持續提升。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23年新增7個機構養老項目和5個城市居家養老模式試點。
依托醫療養老生態圈,中國平安穩步深化醫療健康、居家養老、高端養老三大核心服務。居家養老覆蓋全國54個城市,累計超8萬名客戶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平安高端養老項目已在4個城市啟動。
中國太保“大健康”戰略聚焦賦能主業有效性,鞏固客戶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生態圈建設,深化“太保家園”“源申康復”等特色服務品牌,不斷提升健養服務供給能力。
新華保險已經形成“康養綜合社區+照護醫養社區+休閑旅居社區+健康管理中心”的全功能康養服務體系。2023年,新華家園延慶頤享社區開業運營;海南樂享社區年度接待人次同比增長6倍;蓮花池尊享公寓入住率達77%。
中國人保制定實施集團加快推進大健康大養老生態建設工作方案,其中,人保壽險搭建暖心歲悅康養體系,人保健康推進大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上述某壽險公司總精算師表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高品質的醫療養老需求,為人身險業發展提供和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及潛力。各公司通過康養業務加速開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有利于夯實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推進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