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REITs總發行規模超千億元險資參與度有望持續提升
截至3月6日,Wind資訊數據顯示,已公布發行規模的33只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總發行規模已超1000億元,達1074.26億元。同時,據記者梳理,在上述33只公募REITs中,險資獲配金額約為147.9億元,占發行規模的13.8%。
目前,我國公募REITs市場正處在快速擴容期。3月1日,4只REITs新產品同步上報,而目前已經申報等待獲批的REITs總數已達18只。業內人士認為,REITs的特性與險資契合度較高,隨著該市場持續擴容,險資的參與度還將進一步提升。
加大布局力度
對公募REITs,險資機構表現出較高的參與熱情。截至3月6日,在已發行REITs產品中,險資作為戰略投資者以及參與網下配售的金額占比REITs募資總額已接近14%。業內人士認為,盤活存量資產,把握REITs業務發展機遇,加大優質基礎設施資產的產品創設和配置,是提升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收益的重要方式。
從具體的機構來看,以大家資產為例,其2021年起即參與投資首批上市的公募REITs項目,并持續通過戰略配售、網下打新及二級市場投資等多種方式參與市場,目前總投資金額已近2億元。
大家資產表示,2023年第四季度至今年1月上旬,中證REITs指數快速震蕩下行并一度觸及歷史低點,其判斷公募REITs已具備估值優勢、迎來布局良機,于今年1月份發行多只可投公募REITs的產品,取得較好投資回報。
事實上,業內人士持續看好險資參與公募REITs投資。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表示,險資在投資方面更看重整體收益的穩定,傾向于配置多元豐富的資產,公募REITs的項目資產大多有比較穩定的現金流,是險資所青睞的投資對象,盡管二級市場會有價格波動,但也符合保險資金的長線投資屬性。
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公募REITs的收益相對穩定,波動性介于一般固收類產品和權益類產品之間,與險資的投資屬性契合度較高。隨著REITs市場持續擴容,險資的參與度還將持續加深。
對險資投資REITs,政策方面亦有相應支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去年發布的《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對于投資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REITs)中未穿透的,風險因子從0.6調整為0.5。一般而言,風險因子是保險公司投資和經營業務的資本占用,下調風險因子,將提高保險公司的資本使用效率。
考驗投研能力
著眼未來,隨著REITs市場持續擴容,險資等機構將迎來更廣闊的配置空間,但其對機構投研能力的考驗等問題,也受到業內關注。
大家資產認為,我國豐富的基礎設施資產類型和巨大的存量規模亟待開發,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和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中長期資金配置需求的不斷增加,公募REITs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保險資管等機構提供廣闊的資產配置空間。但同時也需要意識到,目前公募REITs市場尚待進一步培育,各項頂層制度正在逐步建設完善過程中,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以及市場的逐步成熟,現有部分項目亦可能迎來出清,對投資者的投研能力是不小的挑戰。因此,投資公募REITs也需仔細甄別。
此外,據業內人士介紹,盡管相關政策正在引導險資投資的長周期考核,但在公司層面,目前還未建立起相應的考核辦法,相應的考核指標還在沿用以往的年度考核標準。REITs市場的波動性大于傳統的固定收益投資,若僅沿用年度級別的分紅和資本利得考核,容易造成投資的短期化和趨同化,不能有效發揮保險資金的“壓艙石”作用,相關投資考核機制有待優化。因此,對于REITs的投資仍需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細化考核機制,平衡長期和短期收益。
賈志建議,隨著公募REITs數量的增加,后續可以開展指數化運作,更方便以險資為代表的機構客戶參與該市場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