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期貨”護航農業生產
全國首個寒潮指數衍生品應用項目日前在湖北落地。該項目采用了“農業保險+天氣衍生品”的組合,當寒潮出現,寒潮值達到合約約定的閾值,就可以通過金融工具對沖生產者面臨的天氣風險;當溫度低于寒潮觸發值時,購買了寒潮指數保險的農戶還能獲得保險公司的賠付。
據了解,此次落地項目的保單是中國人壽財產保險公司湖北省分公司針對未來寒潮凍災帶來的風險進行預判,協同期貨公司共同為農戶定制的寒潮指數衍生品保險。現實中,由于寒潮伴隨的是大范圍大幅度的氣溫降低、大風和可能的雨雪天氣。一旦寒潮爆發,受影響區域將會非常大。保險公司承擔了茶農的風險,而寒潮一旦爆發,保險公司可能面臨巨額賠付。因此,該產品與期貨公司協同,在寒潮爆發后通過運用金融工具與因降溫受益的企業實現對沖操作,獲得收入,然后將這筆資金交給保險公司,最終賠付給農戶。中國人壽財產保險公司黃岡市中心支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目前承保茶園400畝,提供風險保障40萬元,保險期間為冬季3個月,每畝茶園最高可獲得1000元賠償,基本可以彌補茶農損失。
招商期貨研究所所長王思然介紹,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簽訂了一份基于未來溫度變化的合約,一旦溫度低于約定的水平,發生了寒潮凍災,這份合約就會自動生效,期貨公司會給保險公司相應的資金用于賠付給農戶,與此同時也會與因為降溫而受益的企業簽訂一份相反合約,把風險進行再轉移。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相關政策指引和各地創新探索中,“保險+期貨”相關產品正在不斷優化。同時,隨著農戶風險管理意識與日俱增,逐漸認識到一些創新的保險產品能夠幫助其抵御各類風險,從而減少損失。
張福強是唐山市玉田縣鴉鴻橋鎮西牛各莊村的一名生豬養殖戶。2023年10月,張福強為即將出欄的2000頭育肥豬購買了保險周期2個月的生豬期貨價格保險。后生豬價格下跌,低于保險合同約定的價格,按照保險責任,陽光財產保險公司唐山中心支公司在2024年1月向張福強支付理賠款49.35萬元。“以后就算豬價下跌,我們也可以安心地養豬啦!”張福強說。
“該項目為包括張福強在內的9戶生豬養殖戶投保了超1.2萬頭生豬的期貨價格保險。今年1月,因生豬價格低于約定價格觸發理賠,9戶生豬養殖戶共獲得了312萬元賠償,有效彌補了生豬價格下跌所造成的損失。”陽光財產保險公司唐山中心支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還聯合物產中大期貨公司成功申請了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項目。
作為金融支持“三農”服務的重要創新模式,“保險+期貨”能有效對沖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給農業經營主體帶來的風險,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陽光財產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陽光財險將繼續發揮好農業保險在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保障農民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高質量的金融保險服務為建設農業強國、服務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