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證券時報記者吳琦陳靜近幾年,在底層資產走勢迥異以及投資者偏好發生極大變化的背景下,公募基金不同類型產品的發行與存量規模也開始呈現顯著變化。對于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公募基金而言,相比于以往一味擴大產品數...
證券時報記者裴利瑞前度牛郎今又來!時隔一年,AI(人工智能)板塊再度卷土重來,成為今年A股市場最炙手可熱的投資主線之一。“與去年相比,今年的AI行情已經不再僅僅是主題投資和概念炒作。”近日,財通基金副...
證券時報記者趙夢橋隨著基金年報披露結束,公募基金2023年換手率數據也隨之出爐。換手率即持股周轉率,反映的是在一定時期內買賣操作的頻繁程度和市場活躍度,從該數據中也能窺得基金經理在震蕩行情中的持倉風格...
證券時報記者陳見南上周市場僅3個交易日,A股主要指數悉數上漲,其中上證指數周漲幅為0.92%。上周全市場ETF增加29.69億份,環比增長0.14%,達到21321.13億份;總規模增加168.14億...
證券時報記者安仲文多家頭部基金公司正借助香港子公司曲線布局比特幣ETF。證券時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包括嘉實基金香港子公司、南方基金香港子公司在內的多個機構正在申請和布局比特幣ETF,其中嘉實基金向香港...
證券時報記者陳書玉王明弘一邊是主動權益基金密集取消限購,另一邊是債券型基金和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頻繁公告限購,“限購”是否成為績優基金的宣傳利器?受年初權益市場波動放大的影響,債市延續了...
證券時報記者郭潔分紅是基金公司實現盈利后回饋給投資者的行為,也能為基金公司實現資金管理,維持基金規模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從年內基金分紅情況看,債券型基金仍是分紅的主力。債基年內分紅超400億元證券時報·...
隨著基金年報的完整披露,2023年公募基金的整體業績情況也浮出水面。數據顯示,2023年,債券型基金作為傳統避風港資產的角色,以其穩定的收益特性成為市場亮點,產品總利潤超過了貨幣型基金,表現出較強的賺...
近年來,公募基金的品種越來越豐富,已經成為各路資金的投資利器。近期披露的基金年報顯示,許多私募都在大手筆購買公募基金,其中出現了但斌、董承非、周應波等多位私募大佬的身影。具體來看,私募大佬們購買的公募...
QFII作為外資投資A股的重要途徑,持股動向反映了外資投資中國的偏好,2023年總體持倉規模小幅縮水,但仍有不少外資“悄悄”增持A股。知名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信托基金(下稱“蓋茨基金”),去年分別增持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方麗孫曉輝相比權益投資,固定收益領域的業績之爭雖然沒有那么突出,業績差異仍體現了基金公司的實力區別。究竟哪些公司在過去3年、5年、10年獲得了好收成?2024年一季度又有哪些公司業績領先...
今年以來,權益市場行情回暖,債券市場明顯走強。整體來看,新基金發行呈現陣陣暖意,債券型基金仍為年內發行主力,ETF市場也有不少亮點。數據顯示,3月,基金發行數量超百只,發行份額重回千億關口。此外,目前...
高倉位基金避免在股票持倉上“拖油瓶”,已成為在今年反彈行情中取勝的關鍵。重倉股是影響基金凈值長期走勢的核心指標,但對高倉位的基金產品而言,若沒有重倉股會帶來什么影響?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今年...
記者獲悉,4月3日浦銀安盛基金上報的中證A50指數增強基金獲批,這也是業內首只獲批的場外A50指增基金。近年來,浦銀安盛基金打造了指數基金品牌ETFPro,指數基金產品布局主打“核心寬基衛星賽道”的戰...
當地時間周二,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低開;納斯達克下跌0.95%;標普500下跌0.72%,均連續2個交易日回調。成分股方面,特斯拉大跌近5%,阿斯麥跌2.64%、英偉達跌1.01%、微軟跌0.74%、蘋果...
來源:Wind,截至2024年3月29日上周,上證指數下跌0.23%,滬深300指數下跌0.21%,深證成指下跌1.72%,創業板指下跌2.73%,數字經濟指數下跌4.37%。行業方面,上周9個申萬一...
黃金行情回顧及主要觀點:上周黃金再創歷史新高。倫敦現貨黃金收于2233.48美元/盎司(周環比3.16%),國內AU9999黃金收于527.54元/克(周環比3.20%)。美債利率在4.20%水平持平...
過去一周A股震蕩下跌,周內主要指數集體收跌,上證綜指下跌1.17%,深證成指下跌2.91%,創業板50指數下跌2.54%。季末ETF期權結算行權交割可能導致成交價被壓低,市場出現單日大幅波動。此外,強...
近兩年來,A股權益市場持續震蕩,高股息板塊卻走出了一波獨立行情。加持了低波因子的紅利低波策略為高股息策略增加了“安全墊”,在震蕩市中表現不俗。以上證紅利低波指數為例,Wind數據顯示,自2023年初以...
證券時報記者安仲文在凈值、規模、管理費等競爭壓力下,公募基金公司正主動為旗下產品注入漂移的“配方”。漂移操作似乎已不再具有市場壓力,甚至成為許多公募產品挖掘生存空間的手段,其中不乏基金公司為旗下產品的...
證券時報記者余世鵬隨著公募基金2023年年報披露,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匯金公司”)去年四季度借道ETF入市的操作細節,終于水落石出。從截至3月30日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匯金公司去年大舉增持...
證券時報記者吳琦近日,公募基金2023年年報已披露完畢,基金經理的底倉也全部曝光。市場結構悄然生變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機構布局的新動向。從年內各板塊的行情表現來看,機構調倉布局的跡象依然明顯,分歧則有所...
證券時報記者陳靜ETF火熱的態勢,已蔓延至ETF聯接基金。從去年火爆的科創100ETF、中證2000ETF,到今年勢頭不減的中證A50ETF,基金公司緊隨熱門ETF的發行上市而扎堆布局相關ETF聯接基...
證券時報記者王小芊兩年內規模驟降四成,多數產品業績低于預期,FOF(基金中的基金)怎么了?在經歷了短暫的爆發期后,公募FOF的發展似乎被按下暫停鍵,遭遇了規模和業績的雙重挑戰。多位基金評價人士分析,近...
證券時報記者張智博2024年一季度,A股主要指數先降后升,上證指數累計上漲2.23%,深證成指下跌1.3%,創業板指跌3.87%。申萬行業來看,銀行、石油石化、煤炭、家用電器等高股息板塊指數漲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