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打造更優采購環境
近期,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工作站、通用服務器等7項政府采購需求標準,以提高相關產品政府采購需求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落實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原則,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我國政府采購環境持續優化,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政策功能作用日益凸顯。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為例,針對中小企業在采購活動中相對弱勢的情況,制定出臺預留份額政策,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2018年至2022年,授予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合同占政府采購總金額75%左右,為中小企業提供了穩定支持。然而,在一些政府采購領域也存在采購政策落實不到位、流程機制不夠高效、公平透明有待提升等問題。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4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政府采購要進一步發揮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作用,瞄準存在的問題和短板,著力改進提升,多措并舉打造更優政府采購環境。
要更重實效。近年來我國出臺的系列政策措施,為更好發揮政府采購效能夯實了基礎、理順了機制打開了空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政府采購的重要作用,扎實有力落實好系列改革措施,讓政策效應充分顯現。政府采購活動往往涉及多主體、多環節,相關部門和單位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加強溝通配合,合力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到位,確保改革取得實效。各方要加強對政府采購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督,持續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提高政府采購資金使用效益。
政府采購要更加智能。進一步推動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政府采購領域的安全有效應用,深入推進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提高政府采購效率和社會滿意度。打造相關電子化平臺,一方面要提升服務意識,幫助企業“少跑腿”甚至“零跑腿”,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另一方面要強化監督作用,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實現“有跡可循、有據可查、過程可追溯”,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著力提高政府采購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政府采購是財政資金的重要支出方式,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綠色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政府采購作為連接政府和市場的樞紐,是否公正透明、權威高效也關系著政府形象和社會信任度。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加大合作和創新力度,齊心合力、千方百計、精益求精打造更優政府采購環境,使其更有效滿足各主體需求,更充分發揮政策功能效用,更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