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銀行為金融服務注入“善”的基因
記者李林鸞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
浙商銀行積極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堅持金融功能第一性,創新提出“善本金融”理念和“浙銀善標”體系,全面建立客戶“向善”的量化體系,明確“善”的標準,對“善”的客戶適當提高寬容度,持續引導經營資源、財務資源向符合要求的重點善標客戶配置。
為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全力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浙商銀行近期組織開展“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踐行善本金融系列活動”,出臺惠企惠民十五條舉措,成立“善行資本公益聯盟”,“善本金融”落地大灣區,科創企業全圖景服務方案全面升級……
做好“五篇大文章”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金融業提出的要求之一。
在“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踐行善本金融系列活動”首場發布會上,浙商銀行圍繞“五篇大文章”全面發力,推出惠企惠民十五條舉措,全面煥新措施機制,持續加大減費讓利力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切實助力金融強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會上正式發布浙商銀行“善融”資產池品牌,并承諾首期捐贈400萬元用于社會公益。
“浙商銀行一直致力于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我們從善本價值導向出發制定了惠企惠民十五條舉措。與以往政策相比,主要有凸顯‘善’的價值導向,堅持客戶為中心減費讓利、創新產品等特色內容。”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表示。
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要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
作為“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踐行善本金融系列活動”之一,浙商銀行科技金融服務發布會圍繞科技金融服務“向善”新生態,創新科創企業全圖景服務方案,發布科創積分貸,聯合浙江大學發布人才金融生態指數,成立“科技金融服務生態圈”聯盟,共筑科技金融服務生態圈,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切實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這場發布會上,專家還建議,共同謀劃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要從著力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科技金融生態入手,以共建科技金融服務生態做強聯動合力,推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從而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金融功能第一性
金融如何進一步回歸初心本源,不做資本無序擴張的推手?在多位業內專家看來,“慈善金融”應成為踐行金融功能第一性、放大善的社會價值的重要載體。金融和企業家是改革開放受益最大的行業和群體,如何推動這兩股重要力量主動作為,在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雙向奔赴”,是當下需要思考的重大課題。
在這個思路引領下,由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浙商銀行等17家單位共同發起,全國首個“金融助力企業家善行”的非營利、公益性慈善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善行資本公益聯盟”成立。浙商銀行攜手浙商金匯信托,聯合發布金融助力企業家善行計劃的核心服務品牌“善本信托”,首批33家企業簽署了善本信托意向書。
“企業家參與善行聯盟,在實踐中給了企業家很重要的財富升維路徑和機會。”浙江省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鄭宇民表示,“善本信托體現了財富的四個覺悟,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時代意義和企業家成長意義。”
推動“善本金融”灣區先行
日前,由深圳市工商聯、浙商銀行聯合主辦的“善本金融灣區先行”主題研討會暨“金融向善先行示范基地”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辦。同時,由專業金融人士組成的金融顧問代表團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實地交流學習金融發展先進經驗。這也是浙商銀行“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踐行善本金融”系列活動之一,希望依托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疊加”的獨特優勢,共同以實際行動切實擔負服務區域發展的職責和使命。
深圳是民營經濟大市,做好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有助于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在深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深圳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劉俊琳看來,“善本金融灣區先行”是深圳市工商聯與浙商銀行共同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務實舉措,也是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的創新實踐。
展望未來,浙商銀行將依托在廣州、深圳的金融顧問實踐基礎,進一步豐富“1+N”綜合金融服務,將灣區打造成為由金融顧問帶頭踐行善本金融的重要窗口,同時充分發揮浙商銀行“善本信托”的先發優勢,賦能企業“義利并舉”,在大灣區走出一條金融助力企業家實現社會價值、促進財富升維的實踐路徑。
這一系列活動折射出,在向善初心背后,浙商銀行以高水平金融供給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行動力。正如陸建強所說:“通過這些活動,煥新的不僅僅是金融的服務功能,更重要的是金融的價值及金融人的站位和格局,真正把金融服務的落腳點放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真正得到實惠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