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已對科技創新、民營小微等重點業務單列信貸增長計劃
央廣網北京4月2日消息4月2日,中國銀行舉行2023年年度業績發布會。在發布會上,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表示,中國銀行將進一步優化新增貸款投向,加大對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制造、綠色發展、普惠養老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做好“五篇大文章”。目前,中國銀行對上述重點業務都單列了信貸增長計劃,確保資源精準支持、科學配套。
“2023年,中國銀行貸款業務實現‘量增、面擴、結構優’。”林景臻介紹,2023年,中國銀行境內人民幣貸款連續25個月實現同比多增,全年累計增幅和同比多增量均保持同業領先,境內外幣貸款增速遠高于全社會平均水平,特色優勢更加凸顯,授信業務客戶基礎穩步擴大。同時,普惠、民營、綠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客群和領域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
談到2024年信貸業務的發展策略,林景臻表示,中國銀行將切實服務實體經濟,著力提高貸款投放質效,促進平穩均衡投放,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從整體上看,預計中國銀行全年境內人民幣貸款將保持平穩增長,其中公司類貸款仍然會保持較高的新增占比。同時,中國銀行將著力提升消費貸款的增長貢獻,積極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融資需求,助力拓展新型消費場景,有效支持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此外,中國銀行還將進一步發揮全球化、綜合化優勢,積極服務外貿外資客戶,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鞏固境內外幣貸款領先優勢,在金融對外開放、建設金融強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是從結構上看,中國銀行將進一步優化新增貸款投向,加大對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制造、綠色發展、普惠養老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做好“五篇大文章”。目前,中國銀行對上述重點業務都單列了信貸增長計劃,確保資源精準支持、科學配套。同時,中國銀行將更加關注低效信貸資源的盤活,通過到期貸款回收、不良核銷等方式,推動低效信貸資產市場化出清,騰挪存量信貸規模,進而優選資金使用效率高、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客戶、行業,優化新發放貸款投向,提高信貸資源使用效率,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好支撐。
三是從區域上看,經濟大省大市客戶集中、項目多,仍然是信貸增長的主力。中國銀行在加大重點地區信貸資源配置的同時,也將積極助力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實施,促進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中東西部和東北地區共同發展。
四是從行業上看,中國銀行將進一步聚焦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一是圍繞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消費品、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做好科技金融服務;二是支持產業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圍繞環保節能、綠色低碳前沿技術研發、廢棄物循環利用、大型風電和光伏基地建設等領域優化金融服務,做好綠色金融服務;三是優化鄉村振興和“三農”領域金融服務,做好普惠金融服務;四是把握養老、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消費發展機遇,做好養老金融服務;五是支持傳統制造業技術升級和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力大規模設備更新,做好數字經濟金融服務;六是圍繞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信貸投放,推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