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信托業2023年業績:創新拉動資產規模上升
本報記者張安
4月29日,信托業頭部公司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先后發布2023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平安信托實現營業收入145.53億元,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91.55億元,凈利潤42.55億元。中信信托實現營業總收入49.76億元,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5.14億元,凈利潤26.28億元。
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9日,已有陜國投A、建元信托、山東國信、國投泰康信托、江蘇信托、華鑫信托、百瑞信托、西部信托等20家信托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業績數據。
超半數資產規模上升
持續壓降房地產信托
根據已披露數據看,目前有12家信托公司的信托資產規模上漲。
中信信托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公司信托資產規模達2.0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4%。平安信托截至去年年末實現資產規模6625.03億元,同比增長20.02%。另外,陜國投A、華鑫信托、國投泰康信托、昆侖信托、交銀信托去年也均實現資產規模兩位數增長。
年報顯示,中信信托大力拓展資產服務信托,2023年末,資產服務信托規模上升至1.19萬億元、資產信托規模達7502.87億元。在行政管理服務信托領域,中信信托作為年金行業中唯一的信托型受托人,去年年末年金受托管理總資產規模達717.86億元。
平安信托年報顯示,該公司去年主動管理型信托資產規模較上年增長23.69%,在整體業務中占比達85.23%,投資類規模同比增長31.95%。
在信托資產規模增長的同時,多家信托公司表示,對房地產類業務進行持續壓降。中信信托表示,公司涉眾主動管理的房地產和城投業務規模去年大幅下降。平安信托表示,截至2024年3月份,房地產信托資產占公司整體資產規模的比重僅約1%。
某華南地區信托公司從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很多信托公司在證券投資類、個人財富管理服務、保險金信托、家族信托以及家庭服務信托等領域加大了業務布局。所以,即便是當前業內多數信托公司把房地產信托規模壓降得非常低,但在整體信托資產規模上看,卻不降反升。
另外,信托資產規模的上升,并沒有等量地體現在信托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的變動方面。目前已披露業績的信托公司業績表現呈現分化趨勢。其中,陜國投A、華鑫信托、西部信托去年均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建信信托、交銀信托、山東國信、昆侖信托等多家公司去年營收、凈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業務轉型承壓
多數公司業績下滑
2023年,信托業務“三分類”指引正式實施。中信信托表示,受市場與監管環境深刻變化影響,2023年信托行業處于發展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
在拓展業務轉型創新方面,平安信托表示,去年平安信托依托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優勢,聚焦以家族信托、家庭服務信托、保險金信托為代表的服務信托業務。截至2023年末,公司個人財富管理服務信托存續規模1492億元,凈增長483億元;證券投資類信托合作渠道增加至55家,規模達3217億元,較年初增長526億元。
華鑫信托年報顯示,公司加大業務創新力度,著力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公司標品固收主動管理規模突破600億元。另外,公司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立身之本,截至2023年末,公司管理信托資產投向實體經濟規模占比約70%。
雖然各家信托公司積極布局業務創新轉型,但在業績表現上,多家信托公司業績呈下滑的狀態。在已披露業績的公司中,有13家信托公司業績呈下降趨勢。
但是,也有陜國投A、華鑫信托、西部信托等公司去年營收、凈利潤均實現雙增長。具體來看,2023年,陜國投A實現營業收入28.13億元,同比增長46.05%,凈利潤10.82億元,同比增長29.18%;華鑫信托實現營業收入29.92億元,同比增長27.65%;凈利潤為17.79億元,同比增長39.70%。
對于信托公司的業績分化表現,前述從業人士表示,目前,信托業內多家公司業績下滑表現并未超出行業預期。在信托業“三分類”新規之下,很多信托公司的首要工作就是推進業務轉型,過往的一些房地產類、政信類、融資類業務被不斷壓降,表現在業績上就是營收、利潤的雙降。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托公司業績普遍下滑,一方面跟傳統融資類業務不斷壓降,新業務業績增長點尚未成熟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對過往存量不良資產處置的差異性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