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儲規模穩定有支撐黃金儲備“十五連增”
時間:
小采
銀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2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193億美元,較2023年12月末下降187億美元,降幅為0.58%。同日,外匯局還發布數據顯示,我國黃金儲備為7219萬盎司,已連續15個月上升。
“2024年1月,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外匯局表示,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
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2024年開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景氣度有所回升。生產穩中向好、假日消費旺盛和出口邊際轉暖,有利于國際收支平衡和外匯市場平穩運行,鞏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礎。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美元指數進一步上漲空間較為有限,匯率折算因素帶動外儲規模下降的效應會有所減弱。同時,在美聯儲有望啟動降息背景下,全球資本市場大幅下跌的風險也趨于緩和,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繼續穩定在略高于3萬億美元這一水平,進而發揮抵御各類潛在外部沖擊的“壓艙石”作用。
外匯局表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在黃金儲備方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為7219萬盎司,環比2023年12月末增加32萬盎司,為連續第15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專家表示,各國外匯儲備多元化進程明顯加快,增強官方儲備資產穩定性。此外,合理增加黃金儲備,有助于提升在國際市場的信譽和融資能力等。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各國官方儲備資產多元化是大趨勢。目前中國官方儲備中黃金占比較低,未來仍有一定增持空間,但具體規模與節奏需考慮多重因素,包括資產組合安全性、官方資產儲備結構、國際收支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