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假期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中國人民銀行2月7日公告稱,為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平穩,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96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95%。當日有544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1480億元。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2024年2月5日至2月9日將共有17330億元逆回購到期。從2月5日起,人民銀行逆回購操作開始加量,5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4天期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6日人民銀行又開展了339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
重啟14天跨春節資金顯示出人民銀行對春節前資金面的呵護態度。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這一操作符合慣例,同時,釋放出人民銀行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滿足金融機構短期資金需求、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的積極信號。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春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居民消費旺季,居民取現、企業提現發工資等對資金需求量較大。春節期間的資金需求表現出季節性增加的特點,銀行體系容易面臨流動性缺口。為保障流動性合理充裕,補上銀行流動性缺口,更好滿足居民對資金的需求,人民銀行往往在春節前加大流動性投放。由于人民銀行2月5日降準釋放約1萬億元的流動性,而逆回購通過流動性操作回收流動性,綜合來看仍然投放了流動性,有助于較好滿足流動性需求。
2月5日,人民銀行降準0.5個百分點。市場機構分析認為,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在每年春節前夕都安排降準,既能補足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又能利用節后回籠的現金繼續支持銀行信貸投放。此次降準讓市場多出了大約1萬億元的長期資金。多家銀行公開表示,將用這些資金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在農戶貸款、鄉村建設、房地產市場、先進制造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加大信貸投放。婁飛鵬說,對銀行來說,降準為銀行提供了低成本資金并且是長期資金,這不僅從數量上豐富了銀行的流動性,而且有助于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穩定銀行凈息差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在降準釋放資金的同時,逆回購適度回收流動性,有助于防范流動性過多導致資金空轉。
當前,流通中的現金增長有所加快。2月6日,資金面一度出現邊際轉緊。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上行4.7個基點報1.727%,7天Shibor上行2個基點報1.966%。截至6日收盤,從回購利率表現看,7天質押式回購利率(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上升至1.9722%,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國債逆回購利率上升至2.289%。業內人士分析,短期資金面波動是正常的,主要因為公開市場工具到期量大、節日取現等短期因素擾動,如果疊加此前人民銀行超量續做中期借貸便利、超預期降準、重啟抵押補充貸款等投放資金超過2萬億元,加上人民銀行公開市場靈活操作呵護資金面,預計資金面有望平穩跨節。往后看,人民銀行大概率會繼續大額投放,逆回購余額或延續高位。2024年,我國貨幣政策加大調整和實施的空間較大。預計人民銀行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障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