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對膝蓋,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害?
3月28日,“越跑步越傷膝蓋系謠言”的話題登上抖音熱榜。有跑步愛好的人越來越多,近期各種馬拉松賽事也吸引了不少跑者關注。如何厘清“跑步”與“膝蓋健康”的關系?專家表示,慢跑運動確實對膝蓋有益,但也要注意適當強度、正確跑姿,以及是否有膝部基礎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呂彥霖
今年59歲的南京市民李先生,在6年前愛上了跑步,每周長跑2-3次,不過去年突然覺得自己膝蓋疼痛難忍,嚴重時下蹲都困難,就醫后顯示“關節腔積液”。醫生告訴李先生,“可能不能再跑步了。”無獨有偶,袁先生也是一名熱衷跑步的跑者,曾飛往全國各地參加長跑比賽,近來感覺膝蓋不適,檢查結果顯示半月板雖然沒啥大問題,但對膝蓋里脂肪墊造成了損傷。
一直以來,有關“跑步運動”和“膝蓋健康”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最近,“越跑步越傷膝蓋系謠言”的話題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記者搜索后發現,這一話題是將“跑步”與“久坐”兩種行為習慣做了對比,相比而言,“久坐”更傷膝蓋。其中具體寫到,有研究結果發現,在排除了肥胖、職業工作負荷和既往受傷史等影響因素后,休閑跑人群(非競技跑步)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參加競技比賽跑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3.3%。
南京市第二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陳浩解釋,經常跑步之所以能獲益,是因為能讓關節軟骨受到適當刺激,促進關節滑液的產生和流動,起到潤滑和營養的作用,但前提是跑步姿勢正確、跑步頻率恰當,同時,跑者本身并沒有膝蓋問題,但是,“運動量如果比較大,本身膝蓋又有問題的話,跑一段時間后覺得不舒服就要休息。”
專家特別提醒,“久坐不動”確實更不可取,因為久坐時膝蓋長時間彎曲,可能影響到下肢血液循環,導致膝蓋缺血、缺氧,容易損傷。另外,“人體關節里的營養環境需要像一個泵一樣有節律地緩慢震蕩,長時間坐著,久而久之同樣會使膝關節的彈性降低,影響了軟骨、血液、滑液相互之間的營養交換,從而易出現損傷。”
●跑步的正確姿勢
跑步是牽動身體骨骼、關節、韌帶和肌肉的組合運動,全身上下的關節都要有合理的運動姿態。第一,跑步時,身體稍微前傾,兩肘屈成90度,雙手握空拳,雙臂前后交替擺動,而不是在前面交叉擺動。第二,下肢是跑步時的主要運動著力區域,跑步初學者或業余愛好者要短跨步,中足觸地,足部抬起5~7厘米,膝關節適度內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