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投保熱度高消費者需謹慎選擇
“飛香港買保險,一日往返經驗分享”“搞定一家人的港險配置”“人在內地,想為孩子買一份香港保險,值得入手嗎”……今年以來,內地消費者赴港投保熱情升溫,在社交平臺上不時能看到網友分享赴港投保經驗,也有網友發帖咨詢。
香港保監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內地訪客前三季度相關保費達468億港元,占個人業務總額的32%。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在預期收益率較高、功能較靈活等優勢下,香港的儲蓄分紅險、重疾險受到內地消費者青睞。不過,專家提示,預期收益率并非實際收益,仍存在不確定性,消費者應根據自身需求謹慎選擇。此外,投資者還需關注兩地在保險相關的法律、監管等方面的差異。
港險受青睞
“香港的保險公司幾乎每天客戶都很多,來買保險需要提前把資料提交給保險公司,跟保險公司預約,如果不提前預約,可能沒法簽單。”一位從業近10年的香港保險經紀人趙先生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內地居民掀起一波赴港投保熱潮,部分保險公司保費實現快速增長。友邦保險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業務價值達30.23億美元,其中,第三季度新業務價值為9.94億美元。友邦保險表示,內地旅客的銷售增長強勁,約占友邦保險香港業務第三季度新業務價值的一半。
香港保監局數據顯示,內地訪客客戶群組購買的保單中約97%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終身壽險、危疾、醫療保險分別占已發出保單份額的54%、35%、4%。多位保險經紀人向記者表示,儲蓄分紅險和重疾險受到內地消費者的青睞。
為了吸引內地消費者,香港保險公司也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保險經紀人李先生向記者介紹,每月月初或者每個季度之初,各大保險公司會推出最新優惠活動,優惠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保費回贈活動,相當于打折,在第二年繳保費時有折扣,比如每年要繳5萬美元的保費,回贈20%,第二年就只需要繳4萬美元;另一種是預繳利息,也就是消費者可以提前預繳后幾年的保費,這些保費目前可以享受5.5%的保證利率。
預期收益率較高
香港保險產品為何受到內地消費者的青睞?業內人士認為,香港保險產品預期收益率較高、功能更靈活等優勢,成為吸引消費者赴港投保的原因。
“香港儲蓄分紅險的預期收益率較高,與內地同類型產品相比,優勢較大。”趙先生介紹,以某款較為熱門的儲蓄分紅險產品為例,通過測算,投保后7-8年可以回本,前20年復利達5.41%,100年最高復利7.1%。
今年以來,內地銀行存款利率下調、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助推消費者赴港投保。李先生告訴記者,今年2月,香港保險市場已有所回暖。在內地存款利率下調、人身險利率下調的影響下,不少消費者將目光投向香港保險,尤其是6月、7月時,赴港投保的消費者數量激增,簽單員幾乎從早到晚都在忙著簽單。
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告訴記者,不少香港保險產品支持多幣種投保。“香港保險產品可以進行保單分拆、更換被保險人等,也使得香港保險產品的功能更加靈活。”徐昱琛說。
存在一定風險
專家提示,盡管香港保險產品具有一定優勢,但仍需要注意背后可能存在的問題,投保時需要謹慎。
香港儲蓄分紅險的預期收益率較高,一般為6%-7%。業內人士提示,這是演示收益,而非實際收益。預期收益率可以分為保證收益和非保證收益兩個部分,保證收益大多在1%左右,非保證收益部分占比較高,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受保險公司投資能力影響。另外,保單也需要長期持有。
香港和內地在保險相關的法律、監管等方面存在差異。趙先生稱,內地消費者赴港投保,需要本人親自到香港投保并在香港簽署保險合同,在內地購買的香港保單不受法律保護。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表示,一旦發生理賠糾紛,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區的法律進行維權訴訟,可能面臨較高的時間和費用成本。
徐昱琛提示,購買前,消費者需要了解收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了解兩地在保險相關法律規定上的差異,包括健康告知方面的差異等;在簽單時,也需要按照要求去香港完成簽單。(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