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億險資私募落地: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聯手,更大力度支持資本市場
11月29日晚間,新華保險(601336.SH)公告,公司與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分別出資250億元共同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
這家暫定名為鴻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最終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為準,下稱“鴻鵠基金”)的注冊資本將達到500億元,由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各持股50%。
藍鯨財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該基金期限為10+N年,在10年期屆滿后,可以通過變更備案的方式進行延期,或者經雙方協商一致后退出。
同時,新華保險控股子公司新華資產與國壽資產分別出資500萬元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人公司——國豐興華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暫定名,最終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為準)擔任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人。
對于此次兩家險資巨頭牽手,有資管人士在接受藍鯨財經采訪時表示,“很突然,但細看邏輯又可以理解,保險資金更大力度地支持資本市場。”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屬于私募基金的一種,以非公開方式募集,主要投向上市公開交易的股票、債券、期貨、期權以及證監會規定的其他證券及其衍生品種的投資基金,底層投資的品種比較標準化,是私募基金中相對透明、流動性較好的一類。
這意味著,該基金的最終資金流向將是權益市場,投資上市公司股票等。
“該基金擬投資于公司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健的優質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投資運作,根據市場形勢把握建倉時機,動態優化策略。”對于基金的資金投向和策略操作,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對藍鯨財經介紹。
但也有業內人士向藍鯨財經指出,“險資增配權益投資是其內在動力和必然選擇,邏輯非常明確。但險資原有的權益投資上限并沒有打滿,因此不太可能通過這只私募基金去大幅加倉。另外,私募牌照比公募牌照限制多,沒有稅收優惠,不能公開宣傳,對機構而言使用便利度并沒有那么高。某種意義上,壯大了國家隊屬性的私募基金力量,要先降低預期。”
需關注的是,還有投資人士表達了對鴻鵠基金股權架構設置的看法,“新華和國壽各自5:5的股權,后續可能需要在達成統一上花些功夫。”
不過,藍鯨財經也注意到,新華資產現任總經理張弛有“國壽系”背景。張弛于2004年8月至2011年2月擔任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資部總經理。2011年3月,張弛加入新華資產任副總經理,2016年12月起兼任公司執行董事,2019年10月起任總經理,2019年12月起兼任審計責任人,現任新華資產執行董事、總經理、審計責任人,兼任新華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
新華保險表示,此次投資事項符合國家相關政策及未來公司整體戰略發展方向,進一步增加符合公司投資策略的長期投資資產,優化保險資金負債匹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中國人壽則表示,兩家公司通過共同設立基金形式長期投資于優質上市公司,可以發揮雙方投資優勢,是進一步提升資產負債管理、優化長期投資方式的一種創新和嘗試。同時,有利于發揮好保險長線機構投資者的積極作用,拓展保險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廣度、深度,實現保險資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據悉,上述私募基金公司及基金管理人尚未設立,尚需履行相關公司治理程序、進一步探討合資細節及辦理注冊登記等相關手續,具體實施情況和進度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