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產品迭代成主流多地2024版惠民保即將生效
再過十多天,多地2024版惠民保保障即將生效。目前,“北京普惠健康保”“安徽惠民保”等產品投保將在12月底截止。“惠唐保”“贛州惠民保”等產品投保將在2024年1月底結束,但保障期間均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經過多年的發展,惠民保基本盤穩步擴大,新增產品橫向擴面模式向存量產品縱向迭代模式轉化加速。從2024版惠民保產品來看,多地延續了基礎版和升級版的分類,對賠付比例做了更精準的優化,擴大了特藥等保障范圍,進一步增加可投保人員覆蓋面和健康管理等權益。
保障內容升級
近期,全國多地惠民保陸續迭代上新,新一年度保障即將生效。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地2024版惠民保對保障內容進行了升級,包括降低免賠額、提高保障額度、增加增值服務等。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惠民保市場逐步由爆發增長轉向平穩推進。復旦大學日前發布的《2023年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知識圖譜》顯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推出新增產品和迭代產品共622款,其中新增產品284款。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以來,存量惠民保產品縱向迭代正在替代新增惠民保產品橫向擴面,成為市場主流模式。截至11月15日,惠民保市場今年以來共推出新增產品27款,迭代產品139款。據悉,上述139款產品中,其中50款為二代產品、46款為三代產品、40款為四代產品,其余為五代及以上的產品。
從“多”向“一”整合
在惠民保產品陣容逐步壯大的同時,也有部分產品退出“歷史舞臺”。
今年10月末,“常州惠民保”微信公眾號公告稱,為進一步擴大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覆蓋面,提高惠民保險統籌共濟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常州惠民保”將暫停推出新一期產品,并建議參保人員可以購買江蘇省全省統一的“江蘇醫惠保1號”。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以往一個城市多款惠民保產品同時存在的現象較為常見,但如今“一城多保”模式正面臨挑戰,存在多款惠民保產品的城市開始出現部分產品停售的情況。整體來看,城市發展水平與產品停售率表現出顯著相關性。大城市更能容納多款惠民保產品良性競爭,小城市多款產品同時運營更易出現停售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一城多保”難免會造成參保人數分散,影響參保的穩定性。同時,對于不具備專業能力的購買者來說,很難對多款同類型的惠民保產品進行專業比較,未來各地市場有望從“一城多保”向“一城一保”轉變。
提高參保動力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周延禮表示,惠民保具有普惠性、投保門檻低、保額高、價格低等特點,能夠有效降低居民醫保目錄內、醫保目錄外的高額醫療負擔,為參保的人提供高層次的醫療費用保障,彌補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缺口。未來可以考慮出臺相關政策,來提升惠民保業務經營的針對性、規范性和可持續性。
從各地2024版惠民保產品看,不少地方惠民保正積極通過優化和更新,增加針對性、可持續性,其中,鼓勵健康群體參加就是其中一大方面。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買了惠民保但連續幾年不出險的健康客戶來說,增加健康管理服務可以提升其不斷參保的動力,同時也有利于惠民保的可持續發展。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副教授趙明認為,增加健康管理服務可以提升年輕人和健康人群的投保體驗和參保率,更好發揮惠民保的功能、體現其普惠型產品的定位。(黃一靈薛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