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明任重慶銀行董事長正式獲批,面臨營收增長壓力
3月14日,重慶銀行(601963.SH)發布公告稱,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關于重慶銀行楊秀明任職資格的批復》(渝金管復(2024)23號)。內容顯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核準了楊秀明擔任本行董事及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公告指出,根據法律法規以及本行章程的規定,楊秀明擔任重慶銀行董事及董事長的任期,自監管機構核準之日起生效,至本行第六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任期屆滿可以連選連任。
重慶銀行成立于1996年,是西部和長江上游地區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007年8月,經中國銀監會批準,更名為重慶銀行。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重慶銀行資產總計為7415億元。
簡歷顯示,楊秀明為銀行戰線老兵。1970年9月出生,高級經濟師,自1994年8月從北京農業大學農村金融專業畢業后便投身金融一線,從基層營業所開始,到支行,再到分行;涉足崗位包括信貸管理、評級授信、公司業務、投資銀行以及人力資源等。在加入重慶銀行前,他的職業生涯全部在中國農業銀行渡過,此前擔任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
值得關注的是,近一年以來,重慶銀行已有七名高管發生變動,涉及該行董事長、正副行長等。新掌門人也面臨不小的壓力。
盡管市場上對楊秀明接掌重慶銀行有一定期待,但當前重慶銀行正面臨著增利不增收的挑戰。
數據顯示,重慶銀行在回歸A股市場的首年即2021年,實現了營業收入的穩步增長,達到了145.15億元,同比增長了11.24%。同時,該行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也實現了5.43%的同比增長,達到了46.64億元。然而,到了2022年,情況卻發生了逆轉。重慶銀行的營業收入出現了下滑,減少至134.65億元,同比下降了7.23%。盡管凈利潤仍然實現了4.38%的同比增長,達到了48.68億元,但這一增長顯然無法掩蓋營業收入下降所帶來的壓力。重慶銀行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尋找新的增長點。
重慶銀行同時也在面對著股價低迷和息差收窄的行業壓力。
重慶銀行在A股上市后,也未能逃脫銀行股普遍股價跌破凈資產的命運,目前市凈率僅為0.52倍左右。根據A股發行后三年內穩定股價的預案,股價持續低于凈資產,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來穩定股價。而近日,重慶銀行再度發布公告稱,公司相關董事、高管和第一大股東將采取增持舉措。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重慶銀行的凈息差為1.5345%,在A股城商行中位列中部偏后。相較于規模相近的長沙銀行、貴陽銀行和鄭州銀行稍顯遜色。
為進一步提升業績,重慶銀行計劃從資產端和負債端兩方面發力。
在資產端,該行將拓展業務,采取以量補價、早投放早收益的策略,推動利息收入穩步增長。而負債端方面,重慶銀行則計劃調整負債結構,通過降低存款利率、擴大代發客戶和收單商戶群體、增加活期客戶等方式,并運用政策工具,進一步降低負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