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怎么吃才健康?如何科學攝入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權威解答來啦!
春節期間聚餐多,人們吃了大量油膩、高糖食物,可能對健康造成哪些影響?節日里如何健康飲食?
節假日期間,如果持續攝入高油、高鹽、高糖等食物,可能會增加肥胖或者血糖、血脂波動的風險。為此,我們建議在飲食上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遵循“食不過飽”原則,每餐做到七八分飽,切忌暴飲暴食。
第二,規律進食,每日三餐是比較合適的。對于一些老年人或者慢性病患者,可以少量多餐,每餐強調七分飽。
第三,不飲酒或者少飲酒。尤其不要大量飲用高度烈性酒。如飲酒,最好選擇低度果酒,每日總量控制在150毫升以內。避免空腹飲酒,避免飲酒的同時攝入大量副食。
第四,保持飲食清淡。避免進食過多的油膩、甜食、高鹽、刺激性食物,如油炸油煎食品、奶油食品、過甜食物、過于辛辣刺激食物等。
第五,在春節期間,盡量做到全家一起聚餐,共同烹調食物,享受美食。特別是年輕人要多陪老人進餐,這樣可以在愉悅的家庭氣氛中更好地享受食物的美味,也可以更好地實現合理營養的要求。
如何科學攝入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
合理營養是維護免疫力的重要物質基礎。合理飲食的基礎是“食物多樣化”,即每天攝入超過12種食物,每周爭取達到25種食物。在此基礎上,提高免疫力需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確保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可以選擇一些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雞蛋清、清蒸魚、去皮雞胸肉、里脊肉、豆腐等。建議食物均勻分布到三餐,每餐攝入25~30克蛋白質,這更有利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第二,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做到“每餐有蔬菜,每天吃水果”。具體來講,每天蔬菜量生重應該在300~500克,水果量應該在200~350克。而且要注重食物多樣化,比如蔬菜,除了綠葉菜之外,要強調深色蔬菜的攝入。蔬菜加水果,一天攝入的總量最好在5種以上。
第三,保證充足飲水。成人每天平均的飲水量至少在1500毫升,并且要規律飲水。補充水分一般選用白開水、淡茶水、蘇打水等,盡量不要喝含糖飲料。
除此之外,對于一些特殊的群體,比如老年人或者慢性病患者,以及素食人群,在飲食的基礎上,還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一些營養補充劑,比如蛋白質補充劑、微量營養元素補充劑或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