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公募堅定看多權益資產布局正當時
證券時報記者陳靜趙夢橋
在A股投資性價比日益凸顯之際,公募基金再度掀起自購潮。一周以內,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南方基金6家公司相繼官宣,將于近期內運用固有資金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
近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再次提出“活躍資本市場”,同時,“金融強國”在中央層面首次提出,將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的戰略高度。
多家基金公司高管發聲表示:無論從經濟基本面還是宏觀政策方面來看,都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抱有堅定的信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領航定向,公募基金應積極擔當作為,應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作用,為實體經濟創“價值”、為服務民生添“溫度”,并為建設金融強國擔起應有之責。
頭部公募接力官宣自購
10月29日,公募基金行業規模最大的易方達基金發布自購公告稱,公司擬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2億元投資旗下易方達滬深300ETF,自此拉響了公募基金公司大手筆自購的序幕,在隨后的一周內多家公募基金響應。
10月30日,招商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合計1億元投資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10月31日,華夏基金公告,公司將于近期運用固有資金2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11月1日,廣發基金公告,公司將于近期運用固有資金合計2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11月2日,富國基金公告,公司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2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11月3日,南方基金公告稱,公司將于近期運用固有資金合計2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
截至11月4日,已有6家頭部公募基金公司公告將通過真金白銀買入旗下權益類基金。
此前,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其中包括加快投資端改革,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從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市場投資生態、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等方面作出系統安排,其中,便提及引導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力度。
彼時,自8月底開始,公募基金掀起了一波密集自購潮,包括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等在內的30余家機構陸續宣布自購旗下公募基金,合計金額接近20億元。
廣發基金總經理王凡表示,基金公司近期頻頻自購,用“真金白銀”向投資者傳達“堅守信號”。有業內人士表示,本輪由頭部公募基金掀起的自購潮還將持續,公募基金正以實際行動傳遞對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信心。
堅定看好經濟增長潛力
除自購外,頭部公募基金管理人亦紛紛發聲,從專業機構的角度分析了其對當前經濟形勢及未來發展前景的看法,看好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經濟將長期向好成為各位公募掌門人的共識。
“過去三年中國宏觀經濟呈現出強大韌性,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5%,對全球經濟增長年均貢獻達40%左右。2023年8月以來一攬子穩增長措施持續落地,各項經濟數據企穩回升,經濟走弱和預期轉弱的循環已被阻斷?!蹦戏交鹂偨浝項钚∷杀硎尽?/p>
王凡指出,當前宏觀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明顯。一方面,高質量發展積蓄長期動能,部分新興技術產業已在國際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人才紅利與智力資本持續累積,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制造業第一大國的地位不斷鞏固。另一方面,政策組合拳積極應對經濟短期挑戰,成效已在近期數據中初步顯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服務消費數據好轉,居民收入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均有改善,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富國基金總經理陳戈表示,當前中國經濟處于疫后穩定恢復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IMF最新預測顯示,中國今明兩年的GDP實際增速將分別達到5.2%和4.5%,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測具備顯著優勢。從內生動力來看,國內的“工程師紅利”將內生驅動經濟的創新發展,帶來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從外生動力來看,在海外需求放緩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仍然維持韌性,凸顯出中國制造業供應鏈的生態系統在全球具有不可替代性。
易方達基金董事長(聯席)兼總經理劉曉艷認為,當前中國經濟處于持續恢復進程中,無論從經濟基本面還是宏觀政策方面來看,都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抱有堅定的信心。從經濟基本面來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超過1.6億戶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
權益資產有望
迎來新一輪回報周期
近期的市場波動牽動著億萬投資者的心。結合宏觀經濟、企業盈利、市場估值等多因素來看,基金公司掌門人一致認為,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的逐漸改善,權益資產有望迎來新一輪回報周期。
劉曉艷認為,從海內外歷史來看,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可以為投資者創造豐厚的價值。隨著經濟的轉型升級、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市公司質量提升,未來,長期投資的力量會進一步顯現,A股市場活力、效率和吸引力將持續提升,長期配置正當時。
“經濟底、政策底、盈利底、估值底、情緒底,A股‘五重底’已相繼出現。”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表示,當下各種不利因素正在消退,利好因素不斷累積。市場情緒最為悲觀的時期,往往也意味著市場進入底部區間,是良好的逆向布局機會。展望未來,李一梅表示,無論是國內經濟還是A股,壓力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從長期視角看,當前A股市場已處于階段性底部,正是專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等各類資金逆向布局權益投資的好時機。金融機構和投資者都應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強化逆周期思維,以實際行動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
王凡分析,當前,上市公司盈利出現“拐點”特征,上千家企業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超過上半年總和,2000余家企業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二季度實現增長。在上市公司調研和產業鏈研究中發現,國內優質企業的成長動能正在悄然變化:對內,企業通過新的技術投資、技術儲備和投入資本開支,生產邊界和產品邊界持續擴展,長期回報率上升;對外,具有全球化趨勢的龍頭企業,將優勢領域業務拓展到海外,尋求新的增長引擎,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伴隨經濟企穩回升、企業盈利改善和估值調整,A股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從資金端來看,增量資金加快入場,市場流動性平衡正在修復。
從當前資本市場環境的角度來看,陳戈認為,增量資金入市正迎來難得的機遇窗口期。目前滬深300的PE估值為11.2倍,上證綜指PE估值為12.6倍,均已接近歷史底部區間,從國際橫向比較來看,也明顯低于日本、韓國和美國的寬基指數估值;A股股權風險溢價當前也處于歷史80%的高分位水平,意味著股債相對回報率已非常具有吸引力,這凸顯了權益資產當下的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