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碼中國ETF市場持續搶籌新發產品
外資機構正在持續加碼中國ETF市場。今年,在風起云涌的權益市場,ETF可謂收獲頗豐。截至11月17日,共有15只ETF年內收益超過20%,其中7只ETF的年內收益超過40%。領先的產品包括納斯達克100ETF、動漫游戲ETF、傳媒ETF等,這些ETF中普遍可見外資的身影。
下半年以來,安聯人壽保險、瑞士銀行集團、巴克萊銀行等外資機構持續加大了對ETF的投資力度。就歷史持倉來看,巴克萊銀行表現尤為突出,在多只ETF產品均有持倉。其他積極參與ETF投資的外資機構還包括匯豐銀行、摩根士丹利國際、美林國際、野村等。這些機構的參與不僅證明了ETF市場的吸引力,也彰顯了外資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和長期投資策略。
外資頻頻抓住績優ETF
近期,外資機構在ETF領域的策略布局顯現出成效,多家外資持股的ETF產品均實現了超過20%的年內收益。
數據顯示,華夏納斯達克100ETF以年內收益50.7%的漲幅領跑同類產品,位列ETF整體收益第一位。截至二季度末,華夏納斯達克100ETF的第一大持有人是外資巴克萊銀行,持有份額約為1.13億份,持有比例高達7.84%。業績緊隨其后的華安納斯達克100ETF同樣表現不俗,年內收益達48.52%。巴克萊銀行也以3.18%的比例位列該ETF的第三大股東,期末持有份額約1.35億份。
漲幅第三的廣發納斯達克100ETF年內收益47.77%。半年報顯示,巴克萊銀行和美林國際分別以5.56%和3.04%的持股比例排名第二和第三大股東,持有份額分別為11.28億份、6.18億份。而匯豐銀行也擁有1.68%的份額。
不僅如此,其他幾只漲幅靠前的ETF也有外資機構的身影。在國泰納斯達克100ETF的持有人中,巴克萊銀行的持股比例達4.85%,位列第一。作為華泰柏瑞中證韓交所中韓半導體ETF的持有人,巴克萊銀行持股比例高達10.32%,RQFII簡街香港的持股比例為4.98%。
此外,野村新加坡自有資金對華夏標普500ETF的持有比例為3.29%;摩根士丹利國際、巴克萊銀行對國泰標普500ETF的持有比例分別為17.76%、2.04%。
持續搶籌新發產品
數據顯示,下半年外資機構在中國ETF市場動作積極,在最近幾個月內新發行的ETF產品就吸引了不少國際頂級機構的投資。
例如,在11月8日成立的易方達上證科創板100ETF中,外商獨資的安聯人壽保險持有544萬份,以1.21%的持有比例成為了第一大持有人。
此外,9月25日成立的華夏中證港股通內地金融ETF同樣吸引了瑞士銀行集團和巴克萊銀行的關注。瑞士銀行集團持有2000萬份,持有比例34.52%;巴克萊銀行持有1000萬份,持有比例17.26%,兩家機構占據了前三大持有人中的兩席。
9月7日,博時上證科創板ETF成立,巴克萊銀行持有1000萬份,以0.2%的比例位居第十大持有人之列。
滬上一位ETF相關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外資機構近期在中國ETF市場布局活躍,這一系列投資行為顯示了外資對A股被動權益產品的強烈興趣。他認為,在投資ETF時,外資的關注點并不局限于他們擅長的涉外主題,對于A股科技板塊等熱門投資機會,他們也展現出了比較高的參與積極性。
積極布局A股ETF
事實上,截至今年年中,已有多家知名外資機構加入了A股ETF的持有人隊列。從單家機構的持倉來看,巴克萊銀行在廣發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ETF中以12.38億份的龐大份額領先,比例達到15.33%,成為單家外資持有A股ETF的份額標桿。
同時,巴克萊銀行持有招商中證香港科技ETF份額達3260.58萬份,持倉達到了31.17%,持倉比例穩居榜首,展現了巴克萊銀行對特定主題ETF的集中投資策略。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巴克萊銀行對銀華中證港股通消費ETF的增持幅度超過16%,同時對廣發納斯達克100ETF的增持量達到了10.78億份。
巴克萊銀行無疑是對A股ETF持倉最為積極的外資機構。截至今年年中,該行的身影出現在30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列表中。隨著下半年ETF陸續新發,這一數字還將增長。
不過,積極投資A股ETF的外資機構遠不止巴克萊銀行一家。截至年中,瑞士銀行集團、野村新加坡、簡街香港、美林國際、摩根士丹利國際以及大和資產管理等知名外資均在多只A股ETF中占據了前十大持有人的席位。
具體來看,瑞士銀行集團是富國中證1000ETF、華泰柏瑞創業板科技ETF、嘉實恒生科技ETF三只產品的前十大持有人;野村新加坡是華夏標普500ETF、南方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的前十大持有人;簡街香港是工銀中證港股通高股息精選ETF、南方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的前十大持有人;美林國際是廣發納斯達克10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摩根士丹利國際是國泰標普50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大和資產管理是工銀粵港澳大灣區創新100ETF和工銀上證科創板5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