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證全球基金何以廣:賺錢要靠組合的力量厚積方能薄發
證券時報記者陳書玉
從業12年,歷經多輪牛熊轉換,作為一位全市場選股的選手,何以廣在不同的環境與風格中持續超越市場,過往管理的多只產品業績同類同期居前。今年2月,何以廣正式加入興證全球基金,即將發行的興證全球可持續投資三年定開基金是他在新東家的亮相之作。
“這只產品設有浮動費率,這對于基金管理人的主動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焙我詮V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何以廣持續對上市公司進行全面跟蹤,這使得他對市場和公司基本面高度敏感。他認為,投資是一個連續的、持久的、積累的過程,厚積方能薄發。
持倉分散體現了科學性
證券時報記者:您的管理風格一直是持倉非常分散,這一投資風格是如何形成的?
何以廣:投資學里面有兩個重要的方向:一個是靠研究深度夠深,重倉買的股票能賺錢;另一個是靠廣度。我是全市場所有股票都看,每天都會去復盤,思考為什么漲、為什么跌、行業有沒有新的趨勢。我對市場大部分公司都做研究和跟蹤。當然,不是跟蹤的每家公司都有立刻的效果,往往是當下做了無用功之后,可能在若干年后,當它出現新的變化,就能夠察覺到它的機會來了,從而抓到一些大家沒有關注的黑馬。
我覺得這種風格和個人價值觀有關。對于客觀事件到底是確定的還是不確定的,有的人認為是能夠研究清楚的,但是我慢慢覺得這是研究不清楚的,只能不斷去接近。就像牛頓力學一樣,在牛頓時代是絕對正確,在愛因斯坦時代它就不是絕對正確,而是近似值。我們做所有公司的研究,更多是偏概率的東西。對單個公司的評價,有可能對也有可能錯。但如果有足夠多的樣本,那么根據大數定律,得到的結論就是研究的平均值。這樣的話,行業分散一點、個股分散一點,就能把個股的一些運氣成分剔除掉了。這種選股方法體現了一種科學性,也是我自己可以把控的。
賺錢需要組合的力量
證券時報記者:您怎么看投資中的風險?
何以廣:在投資過程中風險是隨時都有的,不可能沒有風險,本來它就是一個概率游戲。我們一定不能用線性的思維去考慮問題,人人都可以買股票,人人都可以賺錢,那是不太可能的。要用非線性的,或者看極端情況的思路。對于應對未來風險,核心還是看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
整個市場風險很難規避,沒有誰能夠準確預判市場,只是當風險發生之后怎么應對它。比如說,持有這樣的股票賣還是不賣,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出決策,很多人不敢做決策,因為涉及到錢的交易。但是,當風險來的時候一定要做出決策,這是基金經理要做的事情。偏宏觀的東西,不在于預判而在于如何應對它。
對于標的的選擇,核心是基本面,一定是有比較實在的東西;其次就是它的估值不要太貴了,太貴的股票風險就大。比如有的股票漲了很多倍,它可能不會暴跌,但是一旦風險事件來臨,它就很難抵御。
對于我來講,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持倉不要太集中了。同一個方向,我一般不會配太多。不要期待通過單一股票或者單個小方向去賺大錢,那是偶然的東西,我們更多是需要整個組合的力量。用正確的選股方法選出一批股票作為一個集體,讓組合慢慢貢獻力量,重復不斷地去累積,這樣業績持續性才更好一些。
新公司下一波機會或更大
證券時報記者:您現在對市場的判斷是怎樣的?
何以廣:目前市場關注更多的是高分紅的股票,這是弱市里面的一個特征,一種防守的策略。另外,已經有些先知先覺的股票率先走出行情。我對明年是偏樂觀的,那些業績出現重大變化、增速比較快且過去大家關注比較少的公司,可能會走出一波獨立的行情,這時候是我們做阿爾法的好時機。
我統計過,上一波牛市的股票在下一波牛市繼續牛的概率較低。所以我們一定要解放思想,不要沉浸在過去的成功里,而是要去挖掘一些新的公司,才能夠戰勝這個市場。一是對關注的股票進行充分研究之后,有預期差;第二,每個企業都有它的增長時間段,可能在上一波成長周期是某一些股票業績好,但是它的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要找下一波高增長的股票,它肯定是偏新的標的。
證券時報記者:能不能舉例,您現在發現有哪些行業或公司的基本面發生了向好的變化?
何以廣:主要還是關注偏個股的機會。比如說像醫藥行業,一些有新的大單品的公司可以關注。科技方面,人工智能應用端、安卓產業鏈、還有新的設備,比如說天線、衛星通信相關的一些公司。半導體方面,還是要看中國先進技術的突破方向。制造方面,智能駕駛等一些有技術進步、技術發生變化的公司,還有風電、光伏前期跌幅較大的也可以關注。周期方面,化工關注一些大的低成本擴張的公司,有色金屬關注銅、黃金的全球定價情況。
現在宏觀經濟有一些壓力,但事實上股票和GDP不是線性相關的,而是非線性的,存在大的波動拐點機會。在市場比較極端的情況下,往往蘊含著一些機會。我覺得股票可能會率先走出來,因為它反映預期政策、經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