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保發布《2023健康險理賠年報》大模型助力理賠服務提質增效
1月9日,元保保險經紀(以下簡稱“元保”)發布了《2023元保健康險理賠年報》(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醫療險個人平均理賠金額達27199元;個人累計賠付最高金額為86.5萬元;個人累計最多賠付次數達53次;成功理賠用戶每人平均獲賠1.6次。
隨著AI大模型在保險領域應用逐步落地,理賠效率和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理賠審核流程引入大模型后,單張醫療單據信息采集時間低至0.2秒,線上一次性審核通過率達97%,推動理賠決策速度提升50%,萬元以下理賠平均5天內到賬,而智能客服的服務滿意度也達到了95%。
看病就醫持續“減負”保險普惠價值凸顯
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健康險長期以來對醫保形成了有效補充,為民眾看病就醫提供了更為堅實的保障。元保理賠報告顯示,近三年中,元保醫療險正不斷擴大保障的范圍,理賠報銷占醫療總支出比例逐年上升,2023年商保報銷費用占比醫療總支出相較2020年提升75%。2023年,醫保、商保報銷后,用戶醫療費用自付比例降至18.7%,與2022年的31%、2021年的46%相比,持續為民眾看病就醫“減負”。2023年,在元保成功理賠用戶每人平均獲賠1.6次,彰顯保險的普惠價值。
相較于普通保險,互聯網保險普惠和個性化的特點,有益于商業健康險深入到傳統保險難以觸達的下沉市場,為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助力,令更多民眾受益。來自三線城市的艾先生(化名)于2021年為自己投保了元保健康險,在不幸確診白血病并首次獲賠后,艾先生分別在2022年、2023年繼續續保。白血病的治療需要定期復診,并接受多次治療,過程很痛苦,費用更是高昂。3年間,艾先生治療花費已超過120萬元,元保健康險成功理賠53次,累計賠付近72.3萬元。持續、全面的保障,為用戶對抗病魔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令用戶感受到保險的保障能力和普惠價值,避免了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讓保險真正成為守護人們生活的堅實屏障。
大模型助力理賠提效理賠決策速度提升50%
2023年被稱為AI大模型的應用元年。早在2019年創立之初,元保已開始了對大模型的研究。在理賠應用層面,保險大模型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各類材料的結構化抽取,同時可以結合理賠案例庫進行參考,提供給業務人員作為判斷依據。報告顯示,在大模型的加持之下,單張醫療單據信息采集時間低至0.2秒,線上一次性審核通過率達97%,協助用戶更快捷、更輕松地進行理賠申請。在大模型輔助之下,元保理賠決策速度提升50%。
理賠服務對互聯網保險的意義尤為重大。此前,元保聯合清華五道口保險中心發布的《2022年中國互聯網保險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無論在購險前還是售后體驗層面,消費者都非常重視保險理賠的便捷性和到賬速度,這是影響消費者滿意度的關鍵。理賠流程的提效,將令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更為明顯。
增值服務不斷推出滿足用戶多元需求
AI的加持令理賠服務加快了速度,創新型的服務則增加了理賠的溫度。
重疾險綠通服務是一種特殊的就醫通道,為患者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報告顯示,2023年,元保重疾綠通服務覆蓋全國293個地級市,2694家醫療機構,其中三甲醫院實現了100%全覆蓋。
2023年,元保醫療墊付服務的數據顯示,單筆最高墊付10萬元,并為多名用戶提供了提供多次墊付服務,單人最高墊付21萬元,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為其獲得必要的醫療治療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來自山東濱州的姜女士在46歲時突發腦出血、腦梗死導致休克入院治療,單次治療費用高達101萬,元保健康險在醫保報銷57.5萬元后,為其單次賠付近42萬元,并提供住院押金墊付、重疾專屬就醫綠色通道等服務。姜女士在緩解經濟壓力、得到治療保障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好的就醫體驗。
在互聯網保險不斷提升用戶接受度和普及度的過程中,以不斷精細化和創新型的增值服務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是行業發展的關鍵。
元保創始人兼CEO方銳表示,理賠服務是用戶對保險“感知度”最為明顯的一環,是“科技驅動+以客戶為中心”理念最直觀的詮釋。新的一年,元保將堅持用技術推動保險業數智化發展,秉持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態度,用更有速度和溫度的理賠服務,用更具創新性和定制化的保險產品與服務,為中國千萬家庭提供堅實的保險保障,為中國保險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和韌性增長貢獻智慧、方案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