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人物特寫:跑遍五縣兩區的興業銀行消保人“小張老師”
時隔10年,教育專業畢業的張凱娜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參加校園招聘的情形。“本來想著增加面試經驗,為進學校做準備,沒想到被興業銀行嘉興分行錄取,進了銀行。”
更讓她出乎意料的還在后頭。2015年,她在興業銀行又變回去當了“老師”,只不過授課的內容是與大家息息相關的金融消費知識。“沒想到自己的專長又派上了用場,聽到人家叫我小張老師還蠻親切的,好像回到了從前。”聊起職業生涯的“機緣巧合”,凱娜的微笑總是甜甜的。
在一堂堂金融消保課堂上,大家口中的“小張老師”答疑解惑、娓娓道來,用專業的金融知識,幫助金融消費者守護好“錢袋子”;在一次次消保調解中,凱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義不容辭地站在消費者合法權益一邊。
張凱娜用自己的專業、貼心和責任意識,還有陽光般的笑容,收獲了上至“銀發一族”,下至“小孩哥小孩姐”的信任與喜歡,有了不少粉絲。
值得一提的是,3月15日,在主辦的“2024年度金石獎暨金融消保優秀案例評選”中,張凱娜在上百個報名案例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唯一一名“金融消保優秀人物”。“小張老師”的故事是這樣開啟的……
跑遍五縣兩區的金融消保人
2015年,張凱娜從銀行人變身“老師”。那一年,興業銀行嘉興分行聯合嘉興市老年電大開辦了“金融知識惠學員”專項講座,張凱娜毫不猶豫就報了名。
報名成功后,張凱娜才有點發怵,“上課我不怕,也不緊張,但是因為入行時間比較短,我的金融和反詐知識儲備還不夠充足。”
但既然選擇了上場,就不能退縮。“晚上加班加點學習,向前輩請教,優化PPT,自己模擬上課內容,先把自己當學生,再把自己當老師。”張凱娜沉下心,一點一點鉆研金融專業知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堂課下來她就贏得了老年朋友的心。“叔叔阿姨們,騙子無利不起早,當有人熱情地給您推銷各種賺錢項目時,您就得提高警惕了。”在課堂上,她不僅自己講解,還邀請老年朋友講述自己身邊的案例,現身說法,很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常常贏得掌聲連連。
一年時間,她跑遍了嘉興五縣兩區,給老年人送去了50多堂反詐課。“我們把消保課堂搬到了小區,也搬進了學校,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張凱娜成了趕時間的人。
2016年,興業銀行嘉興凌公塘社區支行成立了全國首家公益性老年學院——“安愉老年學院”,張凱娜成為了“常駐老師”,她的教學方法贏得了老年朋友的喜愛。
“上凱娜的課,我們都很開心,她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手把手教我們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一位參加課堂的阿姨說。近年來,隨著國家持續加大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力度,張凱娜也越來越忙碌。作為興業銀行嘉興分行的消保專員,她不是在策劃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就是在奔赴一場場活動的路上。
在一場又一場的奔赴中,她對金融消保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消費者權益保護,防患于未然是首要的。金融知識普及也不能照本宣科,方式方法很重要。因為受眾群體各有差異,要真正走到他們心里去,用家常話說給他們聽,才能讓他們‘心悅’和‘信服’。”張凱娜表示,“面對老年朋友,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守好錢袋子。”
“騙子往往就是抓住了我們‘貪便宜’的心理。咱們一不貪小便宜,二要牢牢記住‘三不一多’——‘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這個原則,就能穩穩地守住錢袋子。”
緊跟一個個真實案例的是張凱娜的“對癥下藥”:她認真解讀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手冊,帶領大家熟記防范電信詐騙“三防”“三問”“三查”“三看”“一存”口訣;她手把手幫學員們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講解如何設置來電預警和及時報案,為老年人的錢袋子樹起一道安全屏障。
被“留堂”的“小張老師”
教育工作要從娃娃抓起,金融教育也同樣如此。2023年,“反詐”成為了社會熱點,張凱娜積極組織開展唱響“金融校園之聲”活動,每月協同支行走進嘉興各大中小學進行金融知識宣傳普及活動。
暑期期間,在嘉興金融團工委、共青團南湖區委員會指導下,興業銀行嘉興分行組織開展“童參與·童反詐”小小金融反詐宣傳員聯盟賦能活動,張凱娜作為授課老師,給孩子們帶去“小小銀行家”趣味課程,讓孩子們在金融知識“寶藏”里“挖呀挖呀挖”。孩子們高高舉起的手,充滿好奇的眼睛,讓她也不自覺地開心了起來。“孩子們都很純真,互動很積極。”張凱娜說,好幾次下課后,孩子們還圍著她不讓她走,還要繼續向她分享自己身邊的案例。“我很喜歡在課堂上跟大家交流,包括我自己女兒的幼兒園,我也去講過課,我女兒特別驕傲‘這是我媽媽’,孩子們的喜愛,讓我覺得這份職業特別值得。”金融知識宣講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去年6月,張凱娜成為興業銀行杭州分行金融特派員,主要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她給自己的定位是成為金融知識“宣傳員”和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守護者”。“做一個趕時間的人,一場又一場去趕,多趕一場,消費者就少一次被騙。”在成為“金特派”后,張凱娜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金融詐騙手段也層出不窮,給金融消保人帶來新的挑戰。為了解最新的反詐案例,她經常“泡”在各種社交軟件里。比如一些短視頻平臺,一打開客戶端,界面上推送的全是同類信息。“大數據越來越了解我們,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張凱娜說。目前她也在研究諸如AI換臉等新的詐騙手法,更新教學內容和防騙策略。
從事金融消保工作9年,三尺講臺已成為她的廣闊舞臺。張凱娜已經數不清自己上過多少課,教授過多少學員。但是她也面臨“幸福的煩惱”,因為越來越多的興業人加入了金融知識宣講的隊伍,她自己去一線上課的機會和時間在減少。
在嘉興,“小張老師”已經“桃李滿禾城”!“他們會把課件發我,我也會根據經驗進行修改和補充,然后他們再走進社區、學校,把金融知識傳遞到每一個角落,守護更多家庭。”
當好“傾聽者”和“解題人”
“處理消保投訴是一項復雜繁瑣而又細致嚴謹的工作。作為消保專員,消費者找到我們反映問題,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更應該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認真傾聽、厘清事實,最終解決他們的問題。”張凱娜說。
作為金融消保人,處理日常的消費者投訴必不可少。今年年初,張凱娜接到一通投訴電話,客戶李女士情緒激動,說銀行催她歸還一筆逾期貸款,可她明明就沒有逾期。
張凱娜認真傾聽完李女士的訴求后,表示非常理解她的不滿和焦急,將盡全力幫助李女士查清事實。聽到張凱娜的承諾后,李女士情緒得到平復,并配合張凱娜的查證工作。
隨后,張凱娜即刻對接相關部門進行了核實,確認客戶沒有該筆逾期貸款,同時意識到李女士可能遇到了詐騙,便對李女士進行了緊急提示。
見李女士將信將疑,為了打消她的疑慮,防止其后續被詐騙的風險,張凱娜主動提出約李女士來行里了解清楚。最終,張凱娜與業務人員一同幫助李女士疏通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讓客戶既滿意又安心地離開。寶劍鋒從磨礪出。在日常消保接待中,張凱娜把每一次的消保接待都當做服務客戶、提升自我的機會。“做好消保工作,首先要成為一名傾聽者,了解客戶的痛點和我們服務的不足。同時還要與時間賽跑,做好客戶投訴的高效處置,這樣才能得到客戶的信任和理解,推動我們服務的改進和提升。”
張凱娜有個習慣,每天下班前,都會復盤手上的投訴清單,確認沒有客戶的需求被遺漏,并根據清單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好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因為她相信,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