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縮量平價續作3870億元MLF業界預計本月LPR維持不變
本報記者劉琪
3月15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開展1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387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全額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7天期逆回購及MLF操作利率分別為1.8%、2.5%,均與前值保持一致。鑒于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及4810億元MLF到期,故央行全口徑實現凈回籠91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MLF操作結束了央行自2022年12月份開始的加量續作模式。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本月MLF縮量續作或主要源于開年以來資金面維持穩健寬松、當前銀行對MLF續作的需求不高,以及降杠桿、防空轉等多重考量。
此外,在本月MLF操作利率不變,以及2月份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大幅下調背景下,業界普遍預計,3月20日即將出爐的新一期LPR將保持不變。
MLF操作規模、利率符合預期
3月15日,央行開展3870億元MLF,并未延續自2022年12月份以來的加量續作節奏。對此,分析人士認為,主要原因在于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MLF操作需求減少。
從資金面來看,今年以來整體保持平穩寬松,市場利率基本圍繞政策利率小幅波動。根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數據梳理,今年以來截至3月14日,DR007(銀行間存款類機構7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均值為1.86%。
同時,同業存單利率也在持續下行。Wind數據顯示,2月份商業銀行(AAA級)1年期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均值為2.3%,已明顯低于當前2.5%的政策利率水平;進入3月份后,截至3月14日,商業銀行(AAA級)1年期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均值降至2.26%。
“同業存單與MLF的利差進一步走闊,一方面是在降準等因素影響下,流動性整體充裕,銀行發行需求減弱;另一方面是債券利率持續下行,存單配置價值提升,農商行、基金、理財、保險等均有增配。”溫彬說,當前,在資金面穩健寬松、市場收益率下行環境下,部分機構存在明顯的資產配置順周期、拉久期和上杠桿行為,銀行間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量維持在7萬億元以上的高位。MLF縮量續作有助于降低部分機構的加杠桿熱情,增強資金市場利率穩定性。
本月MLF操作利率維持不變亦符合市場預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2月5日全面降準落地,釋放長期資金1萬億元,短期內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增強;2月20日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調0.25個百分點,將帶動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調。由此,開年貨幣政策在穩增長、穩樓市方向全面發力,當前正處于政策效果觀察期,這或是年初以來MLF利率保持穩定的一個原因。
后續降準、降息均有空間
展望后期,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政策性降息仍有空間。王青預計,二季度MLF利率有望下調,幅度約在0.1個至0.2個百分點左右。這將釋放穩增長政策發力的清晰信號,有助于促消費、擴投資,改善社會預期。利率下調會帶動LPR聯動調整,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低利率環境也將為地方債務風險化解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這將引導居民房貸利率較快下調。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2月份5年期以上LPR脫離MLF利率單獨下調后,貸款利率進一步走低,而商業銀行凈息差壓力有所抬升,在緩解商業銀行經營壓力、引導金融向實體經濟讓利的訴求下,存款降息、MLF降息仍然存在較高必要性。
降準亦有空間。在3月6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央行行長潘功勝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箱依然豐富,貨幣政策仍有足夠空間”,并明確稱“后續仍然有降準空間”。
3月20日,新一期LPR將出爐。在本月MLF操作利率不變的情況下,LPR會有何種表現?
溫彬表示,在3月份MLF利率繼續維持不變、近期市場類主動負債成本略有上行、存款定價競爭激烈等環境下,商業銀行繼續下調LPR的加點和空間受限,3月份LPR大概率持平前期,短期維持穩定。
王青也預計,3月份兩個期限品種的LPR將保持不變。當前的重點是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在全面降準及5年期以上LPR下調后,推動銀行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量增、價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