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各方力量共創金融消費者教育新局面——專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主要負責人
本報記者仇兆燕
金融消費者是金融市場的重要主體,是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是構建良好金融秩序、維護金融市場和諧穩定的基礎工程,也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民心工程。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賦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責,金融消費者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內容。2024年金融消費者教育宣傳工作有哪些新舉措?時值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組織哪些特色活動?《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主要負責人。
《中國銀行保險報》:2023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網信辦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活動。此次活動是機構改革后,中央金融監督管理部門首次組織開展的金融教育宣傳,通過將普及金融知識與推進為民辦實事相結合,形成機構監管、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等監管合力,共同營造“學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的良好社會氛圍。今年金融消費者教育宣傳工作有哪些新舉措?
金融消保局主要負責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立足機構改革賦予統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新職責、新使命,強化金融管理部門協同聯動,著力構建統籌兼顧、同向發力、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教育宣傳工作機制,堅持守正創新與求真務實相結合、堅持公益性與持續性相結合,積極培育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的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以堅實的文化力量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我們將圍繞“金融消保在身邊保障權益防風險”這一主題,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立足“大消保”定位,聯合有關單位,統籌開展“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5·15”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和9月金融教育宣傳月活動。二是加大常態化教育宣傳力度,以激活內生動力為導向,圍繞“4·15”國家安全教育日、6月“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指導金融機構自主開展專題教育宣傳。三是持續做好消費風險提示,緊跟社會公眾集中反映的金融消費問題,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風險點進行分析研判,及時開展以案說險、風險提示,引導消費者樹立科學健康消費理念,提高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
《中國銀行保險報》: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哪些教育宣傳安排?
金融消保局主要負責人:當前金融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消費體驗,隨著金融消保工作不斷完善,人民群眾對財產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受教育權、受尊重權、信息安全權等消費者八項基本權利的關注逐漸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持續增強。為進一步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和金融安全意識、增強人民群眾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可得性和獲得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開展“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重點聚焦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聚焦“八大權利”“理性投資”“依法維權”“誠信建設”四大內容,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教育宣傳。各地結合區域特點,普及金融消費者八項基本權利,強化金融產品、銷售渠道、目標客戶“三適當”原則,宣傳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夯實誠信文化建設,引導消費者樹立權責意識和契約精神,提升消費者辨別風險、防范風險、增強依法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二是聚焦突出特色、注重創新、優化服務三個要求,推動活動有聲有色、出新出彩。各地貼近消費者需求,創新教育宣傳模式,拓展教育宣傳渠道,發揮數字金融優勢,以智能化、數字化、場景化的方式開展教育宣傳活動,持續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金融環境。三是圍繞“群眾零遺漏”“區域零死角”“活動零距離”三項目標,提高金融行業教育宣傳影響力。各地以“深入宣傳、廣泛宣傳、長效宣傳”為著力點,貼近消費者日常需求和生活場景,把金融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匯聚優勢力量提升活動效果。
《中國銀行保險報》: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化發展及金融創新活動的不斷涌現,金融產品與服務日益融入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素養提升這一話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您認為,高質量推進金融素養提升工作應從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金融消保局主要負責人:高質量推進金融素養提升工作應聚焦消費者實際需求,堅持務實功、求實效,發動各方力量,借智、借力、借聲,形成監管部門、行業組織、金融機構、新聞媒體和教育機構多方參與的工作格局。一是聚焦一個中心,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堅持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督促金融機構履行主體責任,發揮資源優勢,貼近人民群眾需求,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對農村地區、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等重點區域的金融教育覆蓋,加大對青少年、老年、新市民及農村消費者等重點群體的關注度,增強金融教育針對性、普惠性、有效性。二是堅持兩個結合,積極主動回應民生關切。一方面監管督導引領和機構主動作為相結合。充分發揮監管部門監督指導作用,開展專項督導,激發金融機構內生動力,推動教育宣傳工作走深走實。另一方面保護消費者權益與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相結合。督促各金融機構聚焦金融為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強化糾紛多元化解、適當性管理等工作,切實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三是調動三類資源,增強金融教育滲透力、感染力。用好多層次渠道資源,督促金融機構切實發揮營業網點、手機APP、官網官微等教育宣傳渠道作用。拓展多維度場景資源,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與消費者生活服務、交通出行、休閑娛樂等日常生活場景有機結合,讓消費者看得懂、聽得進、愿意學。重視多角度媒體傳播資源,充分協調中央媒體、各地主流媒體力量,唱響金融好聲音,傳播金融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