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宣布:6國免簽!旅游板塊大漲
入境游再迎利好政策。央視新聞3月7日午間消息,為進一步促進中外人員往來,中方決定擴大免簽國家范圍,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2024年3月14日至11月30日期間,上述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簽入境。上述國家不符合免簽條件人員仍需在入境前辦妥來華簽證。
當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在會上就便利中外人員往來表示,我們希望更多國家也給予中國公民簽證便利,共同打造跨境人員往來的快捷網絡,推動國際客運航班加快恢復,“讓中國公民說走就走,讓外國朋友賓至如歸”。
二級市場旅游板塊今日也迎來逆勢上漲,尤其是尾盤加速拉升。截至當日收盤,大連圣亞、長白山實現(xiàn)漲停,天目湖大漲7.7%,九華旅游和張家界漲超5%,桂林旅游、眾信旅游等多股漲幅均超3%。
實際上,免簽政策對旅游業(yè)的促進效果顯著。攜程數(shù)據(jù)顯示,此前已單方面免簽的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春節(jié)期間入境中國旅游的訂單總計較2019年同期翻番。
眾信旅游集團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免簽政策的推出將有助于我國大力發(fā)展入境游,作為外國游客入境中國的首個門檻,免簽政策的落地將對入境旅游市場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眾信旅游未來也將要開發(fā)更加適合外國人的旅游產品,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
在攜程集團副總裁秦靜看來,此次再次擴大免簽范圍,傳遞出中國積極開放的信號和決心,也將進一步加快中歐人員往來、經貿交流和旅游發(fā)展。目前,中國已與東南亞地區(qū)新馬泰形成“免簽朋友圈”,有利推動跨國旅游及供應鏈恢復。2023年,瑞士、愛爾蘭、比利時、匈牙利等在入境中國的客源國中排名30位左右,隨著對這些遠途客源國的免簽政策實施,2024年中國入境游將迎來進一步發(fā)展。
“免簽朋友圈”擴容消息公布后,同程旅行平臺相關國家出入境機票搜索量快速上漲,截至中午12點,相關機票搜索量較前日同一時段增長近4倍。
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更多國家開放免簽入境政策,表明中國鼓勵出入境旅游市場發(fā)展的心態(tài)更加開放,將有利于我國入境游市場快速發(fā)展。本次免簽的6個國家與中國在旅游觀光等往來密切,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與相關國家之間往返機票預訂量較高。
近期,我國入境游市場正在迎來快速復蘇,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期間來華外國游客顯著增長。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shù)據(jù)中心)大數(shù)據(jù)監(jiān)測顯示,除夕(2月9日)當日入境游客超60萬人次,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新增免簽入境中國的國家游客增長明顯。春節(jié)假期的入境旅游客源國主要有緬甸、馬來西亞、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泰國、新加坡、俄羅斯和菲律賓。
同時,不少旅游龍頭公司也在加碼入境游市場。記者從眾信旅游了解到,2023年年底,眾信旅游成為“文化旅游帶入境協(xié)作”倡議企業(yè),并成為首批旅游企業(yè)積極布局入境游市場。
李夢然告訴記者,自2023年年底起,眾信旅游每個月都會迎來多個入境團隊。“近期對接較多的目前是以哈薩克斯坦等為主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接待團隊數(shù)量逐月呈現(xiàn)遞增趨勢,未來將會進一步面向更多入境游客打造不同的入境線路”。
值得一提的是,支付便利化以及國際航班運力的持續(xù)恢復,也將有助于入境游市場回暖。
航旅縱橫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以來(1月1日—3月6日),國內往返瑞士、法國的航班量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六成左右;國內往返德國、馬來西亞、荷蘭的航班量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成以上;國內往返比利時的航班量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九成左右;國內往返匈牙利、盧森堡、意大利、西班牙的航班量已超2019年同期。
攜程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2月份,此次免簽的六個國家中,匈牙利來中國的航班運力已超過2019年同期2倍,比利時飛赴中國航班運力約恢復至2019年同期九成,預計這兩個國家赴華旅游人數(shù)將增長最快;其余國家中,除愛爾蘭目前暫無飛赴中國航班外,大多恢復至2019年同期五、六成。目前,攜程國際版Trip.com已經上線中國旅游推廣活動,預計上述國家來中國旅游訂單近期將迎來顯著增長。
秦靜表示,從免簽政策到入境支付優(yōu)化升級,多項積極舉措進一步為入境游發(fā)展掃清障礙。旅游業(yè)界同仁也需要做好充足準備,從旅游產品開發(fā)、雙語環(huán)境、接待服務水平等方面努力,應對好入境游訂單的增長。同時,建議在境外游客景區(qū)門票預約、酒店住宿方面給予便利,如適當開放民宿行業(yè)和國際青年旅社涉外接待,以更好地滿足入境游散客化、個性化的住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