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車接人?機器人ETF(159770)現在上車晚了嗎?
時間:
小采
時事
今天開盤后機器人概念大幅震蕩,成分股分化明顯。機器人從春節后持續火爆近一個月,上周達到頂峰,這種熱度能否持續?
現給答案,可以持續,但更多聚焦在長期邏輯,短期內會有階段性的回調,消化涌入的資金;長期仍然是發展的態勢。主要來源于兩方面的兩個原因:
第一個AI技術驅動。AI技術讓人形機器人“長腦子”了。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形態,也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承載項。并且疊加“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等重要政策的催化,人形機器人將是未來發展的核心領域。
第二個原因是“設備更新”。國家發改委表示,隨著高質量發展的深入推進,設備更新的需求會不斷擴大,我們初步估算這是一個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機器人的本質是“人工智能+機械設備”;所謂“淘金先富賣鏟人”,機床就是機器人產業鏈的“賣鏟人”。
一般來說機器床壽命是8-10年,上一輪需求高點在2021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機床總產量為60.20萬臺,為2011年產量的70.00%(86萬臺),相當于存在30%的設備在未來幾年有更新換代的需求;在2022年、2023年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機床產量較十年前相比釋放并不充分,從存量更新的角度看,機床行業是具備廣闊的需求空間的。
人形機器人概念從去年7月開始發酵,到目前持續超過半年的時間,并且熱度不降反增。從前期的AI技術催化,到現在設備更新和人工智能雙輪驅動,設備更新換代邏輯的強化,也讓機器人產業的驅動邏輯更加堅實。所以機器人產業是具備長期發展趨勢的,而非短期概念題材的炒作。,欲布局機器人產業的投資者,可以關注機器人ETF(159770),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企業分析不代表個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