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險結算利率下調對消費者是否還有吸引力
近日,多家險企發布公告調整萬能險結算利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12日,披露2023年12月份結算利率的產品有1746款。其中,993款產品結算利率相比去年底下調,占比57%;11款產品相比2023年年底上調,占比0.6%;538款產品結算利率與去年底持平,占比30%。結算利率高于4.5%的產品僅剩21款,結算利率介于3.8%至4.5%之間的產品有462款。
記者獲悉,監管部門日前對多家人身險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2024年1月起,萬能險賬戶結算利率不得高于4%,6月后應進一步下調至3.8%、3.5%兩個上限檔位,部分規模較大及風險處置機構需壓降至不超過3.5%。當然,監管部門也允許更高結算利率萬能險產品存在,但要證明實際存在支撐基礎。
消息一出,引起業內外廣泛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萬能險結算利率調降在意料之中。早在2020年,12家人身險公司被監管部門約談,要求下調萬能險收益,結算利率超5%的產品開始加速告別市場。在市場利率下行大背景下,下調萬能險結算利率可以有效防范利差損,緩解險企經營壓力。
防范利差損風險
所謂萬能險,是指同時包含保障和投資兩大功能的壽險產品,產品名稱中包含“萬能型”字樣,可靈活繳納保費、可調整保險保障水平。購買萬能險的消費者,其繳納的保費在扣除一定費用后進入萬能賬戶,結算利率相當于萬能險的收益率。對于消費者來說,結算利率越高收益越高。
在前些年萬能險“大行其道”之時,其結算利率普遍高于5%,甚至8%。相較市面上其他金融產品,較高的結算利率讓萬能險在當時迎來爆發式增長。2015年、2016年,以萬能險為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繳費分別為7646.56億元、11860.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5%、55%。2016年,萬能險保費占人身險公司總保費的比例達到34%的歷史峰值。
但萬能險是典型的利差損產品,由于負債增長較快、新增負債投資收益卻在下降,險企投資收益率與萬能險結算利率已經出現“倒掛”現象。根據最新數據,2023年末,1746款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的平均值為3.39%,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平均值卻僅為2.63%。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也顯示,近兩年,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年化財務收益率始終低于4%,且有逐季下降的態勢。2023年三季度,人身險公司年化財務收益率已經跌破了3%至2.93%,年化綜合收益率為3.32%。
在這種背景下,即便監管部門不要求險企調降萬能險結算利率,客觀上,保險公司也必須下調。在利率下行的大趨勢下,以提高負債質量,提升資產負債匹配度,防范利差損風險。
“近年來,由于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原因,壽險公司新單業務的費差和死差整體大幅壓縮,盈利過分依賴于假設下的利差益貢獻。利差損發生的情景往往是對利率長期走勢預判過于樂觀,在經濟上行時期積累了大量高固定利率的長期保單,隨著利率水平下降,投資收益持續下行,利差損逐漸暴露。利差損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將直接威脅壽險公司盈利能力和經營穩定性,最終可能導致破產并危及投保人利益。”百年保險資管董事長楊峻近日撰文表示。
對于此次調降萬能險結算利率,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了認為,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大量的高結算利率萬能險產品都會面臨實際收益率無法覆蓋結算利率的問題,4%的結算利率已是為了競爭在“死撐”。“最終,萬能險結算利率需要回歸到投資收益率的實際水平。”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萬能險如何發展
那么,結算利率下降的萬能險還能否吸引消費者嗎?
短期來看,萬能險結算利率下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客戶的收益水平,但從長期來看,固定收益與浮動收益結合的萬能險仍能滿足客戶對資金規劃安全性和收益性平衡的需求。
“從過往經驗看,2020年,監管部門要求結算利率下調后,上市險企新單增速并未發生大幅波動,2023年結算利率一路下滑,但儲蓄型保險產品需求卻逆勢而上,這一現象的核心在于客戶選擇保險產品,主要出于其長期剛兌優勢在利率下行過程中愈發明顯。”興業證券分析師孫寅認為,此次調低萬能險結算利率,并不會改變其剛兌優勢。長期來看,有利于緩解險企利差損風險和投資端壓力。
自2021年,萬能險收益率已經超過銀行理財產品(穩健型)、銀行理財產品(平衡型)以及5年期定期存款。盡管過去幾年萬能險結算利率處于下行通道,但是與其他競品相比,仍然具有較高的競爭力。
對于萬能險應如何發展,海通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孫婷認為,萬能險的結算利率既要考慮產品的吸引力和消費者利益,也要考慮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以獲取什么樣的投資回報,保險公司需要結合兩方面因素做好資產負債管理,確保長期、可持續發展。
而在楊峻看來,降低分紅、萬能等險種的結算利率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短期問題,但并未觸及利差損風險“破局”的核心。我國壽險業想要破解利差損,需要擺脫過度的利差依賴,從負債端和資產端共同發力,回歸保險本源。具體來說,需要在負債端以客戶為中心,提升保單質量;投資端嚴控風險,提升收益確定性,這才是利差損的核心解法。保險公司應通過建立良好的資產負債匹配機制,優化產品結構,合理定價,將長期可持續的投資回報率作為產品定價的約束,避免二者的脫節,從根本上管控利差損風險。(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