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錘80小錘40”現實版:00后全職媽媽變拆舊包工頭
近日,一位在上海當包工頭的23歲女孩登上熱搜,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據了解,女孩名叫小雪,來自湖北農村,為了幫助在上海做拆舊(拆除客戶家里老舊裝修)的公公,她無意間利用社交媒體來接訂單,沒想到火了,訂單源源不斷。就這樣,小雪成為了一名包工頭,不僅讓家里有了穩定收入,還組建了拆舊團隊,帶動老鄉們一起致富。
11月14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了小雪,聽她講述了從一位全職媽媽蛻變成包工頭的經歷,“很感謝這個機會,讓我可以趁年輕再拼一把,靠自己的勞動致富最踏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徐韶達
1掄大錘鏟膩子00后媽媽轉型“包工頭”
小雪今年23歲,湖北荊州人,身材嬌小的她,現在能夠熟練地掄著大鐵錘砸墻,完成鏟膩子、拆墻等重體力工作,完全看不出來一年前,她還是一名專心帶娃的全職媽媽。
小雪告訴記者,她成為拆舊隊的包工頭純屬偶然。她結婚后一直在家帶娃,空閑時會在社交媒體上曬娃,擁有了一些寶媽粉絲。2021年,她通過社交媒體幫助在上海拆舊的公公“攬活”,“沒想到網絡的力量十分強大,很快有網友私信我邀請公公去他家拆陽臺。我公公去了之后,這位網友還在自己的社交媒體發帖夸我公公干活認真,從而引起了連鎖反應,我們陸續通過社交媒體接了兩單。”
小雪說,之后訂單多了起來,公公一個人干不完,“我就和老公商量了一下,連夜從當時居住的杭州趕到上海,和公公一起承接拆舊的活。”
小雪回憶說,剛開始自己根本掄不起大錘,只能從輕的活開始干起,逐漸適應重量,像鏟膩子、拆地板吊頂等不同類型的活,就一點點地跟著公公學技巧。
雖然并不熟練,但小雪干活勝在仔細認真,“很多客戶剛開始看到一個小女生帶隊上門,有些質疑我們的水平,直到客戶看到我操心每一個流程,把許許多多的細節都照顧到,才放下心來,完工后,客戶們還會給我點贊,有客戶主動在網上幫我們發帖宣傳。慢慢地,我們這個團隊在上海有些口碑了。”于是小雪一邊拆舊,一邊在社交媒體上記錄拆舊日常。她的視頻記錄下拆舊時工人們的忙碌,也記錄下收工后屋子里的整潔與清爽。
2召老鄉組個隊小作坊變身致富團
小雪說,最開始是一家三口的“家庭作坊”,隨著訂單越來越多,他們決定專門組建一個拆舊團隊。
“我老公老家是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陶小湖莊的,村里有很多人來上海打工,在建材市場拉木頭,收入不多,但很辛苦。”拆舊的門檻并不高,熟悉幾天基本上就可以學會,“所以我們召集了幾十名在上海打工的老鄉,以高于市場價的工資給他們派活,所以他們都很樂意跟著我們一起拆舊。”
小雪說,老鄉們干活效率很高也很認真,所以他們發放工資從不拖欠。到如今,她的拆舊團隊人數在五六十人,裝修旺季甚至多達百人。
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小雪總結了一套拆舊流程和驗收標準,客戶不滿意隨時返工。小雪還摸索出了一套帶工人的經驗,“在沒有訂單的時候,如果工人閑著,我會允許他們去幫別的老板干活。在訂單相對較少的時候,價格較低的訂單我們也接,就算這一單我們自己不賺錢,也會保證老鄉們有錢賺,保證不虧本就可以。就是盡量讓工人保持工作狀態,這樣他們也會一直跟著我。”
3收入穩能買房注冊公司“拆得蠻好”
小雪表示,現在自己可能比剛起步階段更像一個“包工頭”了,“接了拆舊的訂單,我還給親戚們派單,訂單多的時候,還需要我從中協調工人和工期,光做這些就挺忙的。”
小雪坦言,自己初中畢業,文化水平不高,此前找工作很困難,沒想到通過社交媒體和自己不怕吃苦的精神,獲得了穩定的收入,讓他們一家能夠在大城市立足。“在從事拆舊工作之前,我老公在杭州當外賣騎手,每個月的收入大約在六七千元,賺的都是辛苦錢。現在我們一家人都有活干了,收入還不錯。之前婆婆生病了,我們靠自己的努力攢夠了手術費,現在已經開始計劃在老家買房。”
為了方便接商場、辦公樓等大型區域的大額訂單,小雪還注冊了公司。小雪打趣地說,她的“拆得蠻好有限公司”在上海拆舊行業還算有點名氣。她未來計劃把拆舊生意做到業內知名水平,帶更多老鄉一起“逐夢上海灘”。
采訪最后,小雪認真地告訴記者:“特別幸運得到了這個創業機會,我想趁著年輕拼一把,靠自己的勞動賺錢是最踏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