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大基金成立投資端創新加速推進
2月28日,備受市場期待的險資500億大基金鴻鵠志遠(上海)私募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鵠志遠”)完成工商注冊,正式成立。該基金被認為是險資落實投資端改革、創新參與資本市場方式的重大舉措。
業內人士表示,該基金拓寬了險資權益投資途徑,可以更靈活地應對市場波動、更有效地分散風險,幫助險企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后顧之憂”,提升投資二級市場的穩定性和積極性,同時順應長期資金入市需求,幫助險資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迅速完成工商注冊
天眼查2月29日更新的信息顯示,2月28日,鴻鵠志遠(上海)私募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成立,距離2月27日該私募基金獲得新華保險股東大會通過僅過去一天。2月27日,新華保險召開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申請投資試點基金的議案。議案中的“試點基金”即為鴻鵠志遠。
該基金公司工商登記信息顯示,鴻鵠志遠注冊資本為500億元人民幣,規模為超大型。該基金公司股東分別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新華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為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
但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目前,鴻鵠志遠的兩大企業股東各自持股比例和認繳出資額尚未落定。根據此前通過的議案信息,基金管理人將綜合考慮市場狀況、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的出資意愿以及選擇投資標的的性價比,決定基金出資時間和出資額。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尚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備案后方可從事經營活動。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該基金還可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市場期待“鴻鵠”展翅
鴻鵠志遠被業內人士認為是險資落實投資端改革、創新參與資本市場方式的重大舉措,同時,該基金也被市場寄予厚望,發揮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風向標作用。
據了解,該基金投資范圍覆蓋上市公司股票以及貨幣市場基金、銀行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現金管理類投資品種。股票投資方面,將選擇具有較大市值、流動性好及較高市場影響力的優質上市公司。二級市場是該基金的主要聚焦點。
“險資資產配置有自己的特色和目標,需要做好資產負債匹配,追求絕對收益,同時還要考慮償付能力約束等因素,權益投資也需要幫助實現整體收益目標。”一位保險資管高管向記者表示。
兩大壽險巨頭合伙設立的私募證券基金,也被雙方寄予發揮協同投資優勢、緩解資產配置壓力的希望。
業內人士認為,兩大頭部險企聯手設立私募基金,是險資權益投資方式的創新,可以更靈活地應對市場波動、更有效地分散風險,拓寬了保險公司投資途徑。同時,還有助于平滑利潤表波動,從而一定程度上減少“后顧之憂”,提升險資投資二級市場的穩定性和積極性,順應長期資金入市需求,發揮險資“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呵護長期資金入市
2023年末,險資資金運用余額已突破28萬億元,業內人士稱,500億元對于險資來說,不算是特別大的資金規模,但對于私募基金確實可以稱得上“巨頭”規模。多位業內人士預期,不排除未來兩家險企會追加投資,同時,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類似基金設立,從而幫助行業更有效地管理資產和風險,緩解當下保險投資久期錯配的困境。
近年來,從整個行業來看,險資權益投資比例大致在11%至13%之間浮動,距離監管部門規定的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還有較大空間。隨著利率中樞下行,能為險資提供可靠穩定收益來源的資產愈發稀缺,險資加大權益類資產布局并拓展投資方式,對兩大頭部險企和整個行業而言都具有現實的迫切性。
在促進險資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方面,政策方面也持續釋放暖意,相關議題頻頻被監管部門提及。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加強跨部委溝通協同,加大各類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提高權益投資比例,包括推動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與資金規模等。金融監管總局推出優化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等舉措。財政部也修訂了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績效的評價指標要求,強化了長期考核機制引導。(薛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