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籌倡導“讓愛不罕見”,攜手社會多方力量構建罕見病健康服務體系
“瓷娃娃”“蝴蝶寶貝”“月亮的孩子”……這些看似可愛的名字背后,卻是罕見病患者難以言說的痛苦和家庭大額的支出。為了幫助罕見病患者及其家庭擺脫困境,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愛心企業等社會力量紛紛行動起來,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探索罕見病患者救助長效機制。
2024年2月29日是第十七個國際罕見病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輕松集團·輕松籌再次發起“讓愛不罕見”大型公益項目,攜手病痛挑戰基金會、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童樂影視、童樂互娛以及賈乃亮等眾多明星,啟動罕見病主題系列公益活動,通過公益宣傳、專家科普、案例研究、專項救助等多種方式,旨在提高公眾對罕見病的認識,推動罕見病科學防治與篩查,為罕見病患者及家庭帶來切實的專項幫扶。
攜手公益星能量,輕松籌讓愛不罕見
“罕見病”的概念是與“常見病”相對的,是一類發病率極低、病種繁多、癥狀嚴重、檢測技術復雜的疾病。罕見病約80%為遺傳性疾病,50%在新生兒期或兒童期發病。近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罕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其中,輕松籌自成立以來始終關注著罕見病患者,積極開展罕見病防治與患者救助工作,并組織參與相關公益項目。
據統計,近年來在輕松籌平臺上累計有超過615萬愛心人士為罕見病患者伸出援手,為4322位罕見病患者提供人道救助,其中未成年患者占比56%,年齡最小的罕見病求助者僅為2個月。他們通過輕松籌找到了新的希望,走出罕見病這個不被關注的角落。
為了進一步加強公眾對罕見病防治的參與熱情,項目舉辦當天,輕松籌聯合賈乃亮、江一燕、邢昭林、周翊然、劉美含等多位公益宣傳大使,共同發起線上互動活動,呼吁公眾關注罕見病,減少誤解和歧視,為罕見病患者營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友愛的社會環境。在線下,輕松籌聯合羽毛球世界冠軍鮑春來,走進兒童醫院,為患兒帶來溫暖和鼓勵。
此外,由輕松籌聯合南方都市報、病痛挑戰基金會發起的“讓愛不罕見”關愛罕見病特別行動當天發布,聚焦罕見病患者的治療、學習、生活、工作,持續關注罕見病貧困患者家庭,為其提供醫療康復救助綠色通道。
健康科技賦能,構建罕見病健康服務體系
國家衛健委等部委分別于2018年5月11日、2023年9月18日發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第二批罕見病目錄》,共收錄各類罕見病207種(第一批121種,第二批86種)。《罕見病目錄》的制定,為我國罕見病各項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據病痛挑戰基金會與沙利文聯合發布的《2024中國罕見病行業趨勢觀察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已經上市罕見病藥品并納入醫保的數量達到了112種,覆蓋64種罕見病,極大地提高了罕見病患者群體的用藥可及性。
今年罕見病日,輕松籌還聯合病痛挑戰基金會發布了《國際罕見病日這天,想讓你了解的十件事》科普條漫,以生動、易懂的方式向公眾普及罕見病知識。此外,輕松籌還邀請知名專家、醫生在輕松健康、朵爾互聯網醫院開展罕見病科普講座,為患者及家庭提供專業、權威的疾病信息,搭建專業科普與交流平臺,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樹立信心,積極面對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輕松集團宣布將加大投入,支持罕見病的基礎研究。通過產出并發布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和希望,為推動罕見病領域的醫學進步貢獻力量。
正如輕松集團所言,其目標不僅是為患者及家庭提供幫助,更是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全社會對罕見病的關注與參與,才能讓“讓愛不罕見”成為社會的溫暖底色,為罕見病患者及家庭帶來更多的切實的關愛與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