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分類”提升客戶對保險認同感
《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近日來到平安人壽煙臺分公司采訪,在會議室電子屏幕上,播放著公司業務進展情況。每位業務員的級別、證級、星級、業務授權范圍、客戶評價等一目了然。例如,姜某某:A證,四星,可銷售全部人身險產品……
據平安人壽煙臺分公司總經理于建彬介紹,平安人壽煙臺分公司對業務員實行級別管理和星級管理,根據其從業時間、投訴件次、繼續率等多個指標來判定這個業務員的類別。公司把業務員的系統分類和保單的系統分類做了區分,達到一定星級的業務員才有資格做一定權限的業務,并要求全轄營銷員持證上崗。
“業務員和保單的分級分類可以更好做到‘了解你的客戶’‘服務你的客戶’,增強服務黏度,提升客戶保險認同感。”于建彬向記者表示。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煙臺監管分局認真分析提煉風險業務構成要素,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入手,制定15條風險分類指導標準,積極引導各人身險公司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與公司風控能力匹配的分類標準,探索利用系統改造開展保單風險分類,實現風險分類的剛性約束。從2022年開始,該分局對轄區人身險實行分級分類管理。一是依據風險保單分類實施方案,依據高額單、貸款單、異常單等量化指標,將人身險業務分為正常關注類、一般關注類、重點關注類。二是根據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山東省保險銷售從業人員銷售能力資質分級分類執業管理自律公約》要求,依據培訓學習和資格測試情況,將銷售人員資質劃分為初級資質、中級資質、高級資質、資深級資質四個等級。三是根據煙臺市保險行業協會星級評價管理辦法,根據承保率、13個月保單繼續率、退保率、回訪成功率、有效保單件數、從業年限、投訴記錄7項品質指標,將銷售人員綜合業務品質評定為入司3個月內新人、未達星級、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7個等級。
“實行分級分類管理的看點之一就是銷售授權管理,高能力資質者多授權、低能力資質者少授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煙臺監管分局二級調研員田世波說,建立依據銷售資質進行銷售授權的管理體系,對僅獲得初級銷售能力級別的未達星級代理人,不能銷售分紅、萬能、投連等新型人身險產品,同時也禁止出現銷售業務識別為一般關注和重點關注情況發生。對于獲得中級銷售能力代理人進行分層管理,在禁止銷售投資連結保險及變額年金保險前提下,“一星級”“二星級”代理人進一步限制銷售重點關注類產品。在轄內實行嚴格的銷售資質失信降級制度,對于在保險產品銷售過程中存在誤導、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的銷售人員,實施誠信等級降級。
記者隨后來到泰康人壽煙臺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風險分類的管理過程。對重點關注類保單,調查十分詳細,包括展業過程、資產狀況、子女情況等。該公司總經理閆燕向記者介紹,比如將單一客戶累計已交保費金額達200萬元的業務劃分為重點關注類,將連續多次跳槽代理人開辦的業務劃分為一般關注類等。本次人身險業務風險分類,該公司共劃分重點關注類風險保單件數4.33萬件,涉及風險人數0.48萬人,涉及保費金額61.84億元;劃分一般關注類風險保單件數8.36萬件,涉及風險人數1.38萬人,涉及保費金額37.70億元。
閆燕介紹,分級分類工作在該公司一直是總經理一手抓的工作,針對重點關注類業務開展“線上+線下”風險管控,對增量業務風險精準攔截。重點關注類業務投保環節強化售前管控,保單錄入環節系統設置自動提示功能;設置承保條件,不能自核通過,100%生調、100%雙錄、100%質檢,嚴防銷售誤導風險發生,防范增量風險。針對存量重點關注類業務,還采取“客戶面訪+電話回訪+內勤抽訪”的方式進行問題收集。“對不同風險等級業務開展分類排查。本次分類排查,公司共發現問題63個,目前所有問題已基本整改完成。”閆燕表示。
新華人壽煙臺中心支公司總經理段俊超認為,分級分類管理從消費端充分授權消費者滿意度的權利應用,讓營銷員知道他們的能力和客戶的滿意度是同等重要的,有效引導銷售員自覺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促進整個壽險行業的管理創新,推動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是行動的動力。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實現金融可持續發展,煙臺轄內保險公司堅持對每一筆人身險業務實現立體畫像。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煙臺監管分局從人身險業務開辦的各項要素中,確定將投保人、代理人兩個維度作為風險分類的方向,將單件保費已繳納保費金額、單一客戶累計繳納保費金額、單一客戶累計投保主險數量、單一客戶累計保單貸款次數等設置相應數值,納入定量指標管理范疇;將投保人是否超過60周歲、代理人是否存在被投訴舉報情況、代理人是否離職、代理人是否存在連續跳槽行為等納入定性指標管理范疇。以風險分類為抓手,推動機構強化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內控管理機制體制建設,針對風險等級高的保險業務,制定具體工作措施,在電話回訪、人工質檢、保單審核、保全業務開展等方面,建立“一級警報”,通過雙人復核、換人服務、錄音錄像等方式,及時排查風險漏洞,全面提升業務合規性。截至目前,全市重點關注類及一般關注類客戶累計已回訪排查15萬人,一般關注類已排查8.14萬人,通過排查,共發現九大類、887個問題件,累計已整改問題7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