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多措并舉消除中長期資金入市“隱性障礙”
(點擊圖片可進入“2024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專題)
2024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帶來了五份建議,均和財經領域相關,涉及中長期資金入市、發展會計師事務所職業責任保險市場、投資者保護、金融領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金融行業勞動爭議等。
消除中長期資金入市“隱性障礙”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國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持股占比23%,雖然較2018年底增長已超過6%,但與美國等境外成熟市場機構占比均超過50%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賈文勤認為,保險、養老金等作為重要的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權益投資比例需進一步提高。而制約中長期資金入市除“可見”的投資上限外,還有多方面“隱性障礙”。
賈文勤指出,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隱性障礙”有償付能力指標約束險資參與權益市場,以長周期考核有效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仍面臨挑戰,實踐中年金基金混合運作不利于差異化投資等。同時,基本養老保險強調資金絕對安全,各省委托投資與社保基金理事會普遍簽訂“保底委托”投資協議,導致基本養老保險投資策略較為保守。
賈文勤建議,一是加強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頂層設計。圍繞引入中長期資金強化政策協同和監管協作,在中央金融委的統籌協調下,加強金融監管部門、財政部門、人社部門等交流互通,同向發力、形成合力。開展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的效果評估,分析政策落地的堵點、難點,優化改進實施舉措,有針對性地健全完善配套政策。
二是研究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指標,并弱化指標對權益投資的約束。適度提高每一區間償付能力充足率所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跟蹤已出臺的降低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科創板股票、公募REITs風險因子政策實施情況,總結實踐經驗,完善風險因子計算方法,探索進一步降低其他優質的、符合國家戰略的上市公司股票風險因子,擴大鼓勵范圍。
三是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全面建立3年以上的長期考核機制。構建投資管理機構、投資經理、產品和組合等多層面相互銜接、協調統一的考核體系,引導機構全方位建立健全與長周期考核相適配的管理制度,切實轉變以往以年度考核為主的理念和慣性。
四是多措并舉提高養老金權益投資比例。推動完善年金基金投資管理相關制度規則,研究將年金基金按照風險偏好劃分為不同的投資組合,實施差異化投資運作,對于風險承受能力高、距離退休時間較長的,可適當提高權益投資比例。推動將個人養老金制度擴展至全國,適時加大個人養老金領域的稅收抵扣力度,鼓勵增加繳存規模。
五是鼓勵公募基金主動優化服務。引導基金公司以滿足中長期資金投資需求為導向,加大對盈利較穩定、估值較合理、抗波動屬性較強的紅利型股票發掘力度和基金產品開發力度,進一步健全完善適宜于中長期資金投資的產品譜系。
對投資者保護機構免收或定額收取訴訟費用
賈文勤還建議,對投資者保護機構免收或定額收取訴訟費用。她指出,高昂的訴訟費用對投資者保護機構帶來壓力,如易見股份案案件金額約63億元、訴訟費用近3200萬元,ST艾格案案件金額約10億元、訴訟費用近500萬元。即使投資者保護機構勝訴,也可能存在被告無償付能力、無法收回費用的風險,影響投資者保護機構的正常運營。
賈文勤認為,應修改《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明確將投資者保護機構納入訴訟費用緩交、免交、減交范圍,可規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設立的投資者保護機構以公共利益為目的提起訴訟,緩交、免交訴訟費用或者定額交納訴訟費用”,從制度層面助力投資者保護機構更好履職盡責。
在另一份《關于大力發展會計師事務所職業責任保險市場的建議》中,賈文勤指出,隨著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行政、民事、刑事相互銜接的立體化追責體系不斷完善,會計師事務所承擔賠償責任呈高發常發態勢。個別老牌會計師事務所因無力承擔巨額賠償且沒有足夠的職業責任保險,基本退出市場。雖然相關主管部門做了很多工作,但因為職業責任保險市場尚不成熟,會計師事務所普遍投保不足,保障程度低,理賠難度大,未能充分發揮作用,不僅難以有效對沖審計失敗風險,也使得投資者合法權益得不到應有保障。
賈文勤建議,關部門高度重視會計師事務所責任保險市場困境,培育做大市場,提升注冊會計師行業風險承擔和民事賠償保障能力,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具體來看,包括完善制度政策,加快修訂《會計師事務所職業責任保險暫行辦法》,健全強制投保要求,細化完善投保、承保、理賠等具體規定,統一規范行業發展。推動國內保險機構、再保險機構提升專業能力,完善保險產品,全面增進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了解和認識,培育推動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共識,形成愿保敢保能保的良好局面。強化保險供給,合理設置保費定價、追溯期、免賠額、賠償限額、保險范圍、免賠范圍、理賠程序等關鍵條款,豐富保險產品,設計針對不同類型事務所、不同審計業務的保險產品,引入直接賠付、勝訴亦賠付、承保合伙人及員工等國際先進做法。推廣集中投保,創新保險方案。針對會計師事務所多元化需要,對其“量身定制”方案,推行標準化“基礎險”加個性化“補充險”的保險模式。
金融行業勞動爭議應將部門規章納入審判依據
賈文勤觀察到,司法實踐中,不少離職金融從業者與其前任職單位之間圍繞薪酬展開勞動爭議訴訟,影響了金融企業依照合規要求對風險責任人實行問責的能力,也一定程度影響了良好金融生態的形成。
賈文勤建議,司法機關在處理金融企業薪酬爭議案件時,應將金融監管機構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其他相關政策納入司法審判的依據或參考,形成一套可便捷查詢的審理參照。由金融監管機構出臺風險責任追溯和倒查規則,明確個人風險責任的具體認定標準和責任分擔比例。深化金融法治建設,形成金融司法與金融監管的高效協作框架。強化金融風險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執法保障。
另外,賈文勤建議優化金融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設置,根據目前“一行一局一會”的金融監管格局和分工,統籌設立全國金融通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銀行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資本市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保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多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并由金融通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各技術委員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模式,建立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和工作交流機制,形成金融領域標準化“一盤棋”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