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計劃調查在中國制造的電動車中方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月1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據媒體報道,美國政府計劃調查在中國制造的電動車,以便確認汽車里不存在數據安全漏洞。請問中方對美方的調查有何評論?
毛寧:關于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的問題,2月29日我已經闡明了中方的原則立場。我想強調的是,中國汽車在全球廣受歡迎,靠的不是所謂的“不公平”做法,而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形成的技術創新和過硬品質。
中國始終向全球汽車企業敞開大門,美國車企一直充分享受中國大市場的紅利,反倒是美方大搞貿易保護主義,設置歧視性的補貼政策等障礙,嚴重阻礙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市場。這種把經貿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只會阻礙美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我們敦促美方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歧視打壓中國企業,切實維護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相關報道
針對中國進口汽車拜登下令
參考消息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1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已命令美國商務部針對海外產汽車軟件開啟一項調查,稱中國技術是潛在國家安全風險。這項調查可能會導致某些零部件在汽車中的使用在美國受到限制。
報道稱,拜登2月29日表示,中國旨在主導全球汽車產業的努力對美國構成明顯的安全風險。
他在聲明中說:“來自中國的聯網車輛可能收集有關我國公民和基礎設施的敏感數據,并將這些數據傳回中國。這些車輛可能被以遠程方式訪問或致其失靈。”
報道說,此次調查是拜登政府為保護美國工業免受官員們所認為的日益嚴重的“中國網絡攻擊威脅”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動中的最新一項。
拜登在聲明中說,中國汽車制造商正試圖占領美國市場。他表示,商務部的調查將探究如果外國政府獲得汽車系統或數據的訪問權限可能產生的漏洞和威脅。
目前,中國制造的汽車除了一般適用于進口汽車的2.5%常規進口關稅外,還需額外繳納25%的關稅。
截至目前,中方尚未對拜登政府上述決定發表評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2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美國限制個人數據流向中國和俄羅斯等國一事表示,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毛寧還說,美方誣稱中方購買美國公民敏感數據從事惡意活動,禁止數據流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所謂“受關注國家”,是明顯針對特定國家的歧視性做法,中方對此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