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省省、該花花!如何過好“緊日子”,財政部提出明確要求
在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增大的背景下,“黨政機關過緊日子”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也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集中財力辦大事的現實需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會監督,嚴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堅決制止鋪張浪費。各級政府要習慣過緊日子,真正精打細算,切實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實效來。
近日財政部印發通知,從強化預算約束角度,對中央部門和地方財政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提出明確要求,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堅持過緊日子不放松。
嚴格管理“三公”經費
嚴控一般性支出
據了解,前述通知提出了六項具體要求,涉及“三公”經費、公務活動支出、基層“三保”、強化預算約束等方面。
具體來看,一是嚴格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對“三公”經費實施更加嚴格的限額管理。行政和參公事業單位不得使用非財政撥款安排因公出國(境)費;對公務用車嚴禁超標準租賃高檔豪華車輛,降低車輛運行維護費用;公務接待中嚴禁以虛報人數、違規增加陪同人數等方式多開支公務接待費。
二是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強調中央部門帶頭大幅壓縮論壇、節慶、展會等活動。舉辦活動不得講求排場,盡量節約支出。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要優先使用單位內部會議室、禮堂等場所,鼓勵采取視頻、電話、網絡等線上方式開展公務活動。
三是強化預算約束和執行監督。進一步開展預算評審,遏制項目申報高估冒算、摻雜無關內容等問題;對違規、異常列支費用和突擊花錢的行為加大線上監控的力度,對發現的疑點進行日常核查;堅持常態化開展財政資金清理,將閑置資金用于保民生、促發展。
四是嚴格支出管理,兜牢“三?!钡拙€。強調對基層“三保”健全分級責任體系,要求各地堅持優先使用穩定財力用于“三?!?,硬化執行約束,嚴禁擠占挪用“三?!辟Y金,對“三保”存在風險的地區財政支出及庫款撥付實施嚴格監管。
五是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強調要對重大政策、項目繼續開展事前評估,從源頭上嚴格立項管理;加強績效目標管理,進一步發揮績效目標對財政資金使用的引導約束作用;通過績效監控發現預算執行中的偏差和漏洞,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高質量開展績效評價,健全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
六是嚴肅財經紀律。強調嚴肅查處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明確要求各單位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將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責任明確到人;持續保持財會監督高壓態勢,防范和查處違規記賬、擅自截留、非法挪用等問題,加大通報和處理力度,充分發揮警示震懾作用。
“大錢大方、小錢小氣”
集中財力辦大事
需要明確的是,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并非政府捂緊錢包不花錢。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時指出,黨政機關過緊日子,這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各級政府都要帶頭落實,勤儉辦一切事業。俗話說,精打細算,才能油鹽不斷,黨政機關少花一分錢,民生事業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錢。當然,黨政機關過緊日子,不是捂緊錢包不花錢,而是該花的花,該省的省,做到“大錢大方、小錢小氣”,集中財力辦大事。
事實上,近年來財政部門已經嚴格落實了過緊日子的要求。數據顯示,202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支出預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同期,財政民生支出保持較快增長,2023年各級財政用于教育等重點民生領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長了25.5%。在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時,集中財力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實施。2018至2023年,全國財政科技支出從8327億元增長到10823億元,增幅達30%。
此外,2020至2022年中央部門支出連續負增長,2023年略增0.8%,將節約下來的錢以轉移支付的形式用于支持地方保障民生、促進發展。數據顯示,2019至2023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從7.44萬億元增加到10.29萬億元,首次超過10萬億元,增長38%。
“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重要論述,堅決貫徹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的要求,中央財政帶頭壓實責任,不斷完善制度措施,讓過緊日子成為預算安排和預算執行自覺遵循的原則,做到‘大錢大方、小錢小氣’,形成長期過緊日子的良好氛圍?!必斦坑嘘P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