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消費城市,誰的錢景更大
作為城市發展的“毛細血管”,長期以來,消費是觀察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而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的火熱,無疑為2024年開了個好頭。
回看過去一年,消費當之無愧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71495億元,比上年增長7.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從2022年的32.8%上升至82.5%,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
而從區域的角度來看,增長背后,來自萬億消費之城的支撐必不可缺。2023年,伴隨著深圳、成都攜手跨過萬億消費門檻,“消費萬億俱樂部”成員數量增至6座,分別是上海、重慶、北京、廣州、深圳、成都。
這其中,上海依舊穩居第一消費大市,全年實現社零總額達18515.5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排名全國重點省市首位。
進入被定位為“消費促進年”的2024,萬億消費城市也即將展開新一輪的追逐。
深圳成都齊晉級
一般而言,消費水平高的城市,通常意味著該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其人口規模、收入水平、產業結構等方面也較為突出。
不過,除這些共同特征以外,往往還暗藏著城市經濟發展的優勢。2023年晉級萬億消費的兩座城市,深圳、成都也不例外。
對于深圳來說,消費跨萬億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費潛能的持續釋放,以及對商業品牌的強大吸引力。具體來看,2023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破萬億元,達1.04萬億元,同比增長7.8%。
從消費類型看,餐飲收入、消費升級類商品、網上零售消費保持較快增長。與此同時,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達到2016年以來最高值,超出了“十三五”期間的最高值,營業收入增速達到16.3%。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告訴記者,從七普數據來看,深圳年輕人口眾多,在常住人口中,15-59歲人口占比達到79.59%。“這些年輕人群更加注重消費的新鮮感、體驗感,致力于挖掘各類消費新場景,從而也帶動了消費水平的提升。”
與此同時,深圳新增首店也呈持續上升,進一步激發了深圳商業零售的活力。
2023年以來,深圳相繼迎來老佛爺百貨華南首店、前海山姆旗艦店、加拿大鵝華南首店、MAISON21G等品牌首店、旗艦店。深圳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首店門店共計引進427家,同比上升33%,平均“一天一首店”。
在輻射力強的品牌資源加速匯聚之下,疊加香港舉辦的“港潮流”購物節,深圳掀起了一波跨境消費熱潮。據統計,2023年,港人來深非現金支付交易3552.46萬筆、金額85.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2.45%、70.5%。
這也意味著,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的加速融合,深港融合消費成為新亮點。
對另一個同樣晉級的成都而言,生活服務消費為其晉級萬億消費之城提供了不少貢獻。
具體來看,2023年成都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01.6億元,同比增長10.0%。這其中,餐飲收入1821.6億元,同比增長26.1%,成為全市消費增長的重要帶動力量。
此外,受賽事、演出經濟帶動和文旅市場活力釋放等因素影響,文化旅游、商務服務等行業持續回暖。據統計,2023年成都旅游會展服務、旅行社及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分別增長53.1%、228.6%。同時,在演出市場的火熱態勢下,成都全年明星演唱會場次215場,帶動周邊消費40億元。
對此,丁長發說,成都的人文底蘊豐厚,自然風貌也獨具一格,再加上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持,使得大量的游客涌入成都。“除此之外,成都也在虹吸周邊縣城的消費力,為城市的經濟聚勢賦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生活服務類消費之中,成都高端商場依然是消費難以撼動的招牌。已公布的數據顯示,成都太古里去年前三季度零售銷售額增長36.1%;其所在的春熙路商圈,前十月營業額達890億元、同比增長12%。
下一步怎么走?
2023年,是“消費提振年”,2024年,商務部將其定位為“消費促進年”。
這也意味著,在“萬億”基礎之上,這6座萬億消費城市還有更重要的考題需要回答:如何持續擴大消費活力和潛力,并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消費中心?
從實施路徑看,發揮自身優勢、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是這6座城市促進消費的關鍵所在。
為了回答好這個考題,深圳和成都都將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目標,定在了7%。并計劃通過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大宗消費。
結合城市優勢,深圳還將高水平建設羅湖中心區、福田中心區、深圳灣、空港會展、前海灣等世界級商圈。并用好“歐亞六國免簽”等政策,新增境外旅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商店50家。
而成都作為GDP萬億城市中食品煙酒消費占比最高的城市,2024年要推動美食產業聚勢成鏈,梯度培育“四上”餐飲企業,持續擦亮國際美食之都品牌。與此同時,還將持續拓展商業品牌入駐、以及展會、賽事等領域來促進消費。
據了解,2024年成都將新增首店500家以上,辦好湯尤杯等18項國際賽事和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等17項全國賽事,舉辦重大展會活動1000場以上。
公布了社零增長目標的不僅有深圳和成都,其他消費萬億城市也有所布局。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廣州將社零總額增長目標分別定為4%左右和5.5%。
在促消費的舉措上,北京和廣州都計劃要擴大、提振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大宗消費,并將通過在消費業態上不斷突破創新,發力首店經濟,打造IP新品牌,持續激發消費增長潛能。
與此同時,為了傳統業態煥新升級,這兩座城市同樣注重促進“老字號”消費。
例如,北京鼓勵建設“北京有禮”老字號禮品館,舉辦中華老字號博覽會等,并引導電商平臺加大本土品牌支持力度,提升本土品牌聲量。廣州則計劃大力引進首品、首店、旗艦店,打造中西品牌美食集聚區,做好“千年商都”商業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還提到了激活房地產消費,調整個人住房房產稅政策措施,優化公積金使用范圍和方式,完善二手房交易等政策工具箱,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給,推動房地產與裝修裝飾、家電銷售、金融信貸等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