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突破12萬元關口,碳酸鋰期貨日線八連陽
3月1日,碳酸鋰期貨價格盤中突破12萬元/噸,創近三個月新高,截至收盤漲3.74%,報11.9萬元/噸。
近期碳酸鋰期貨在探底9.2萬元后迎來反彈,日線實現八連陽。
建信期貨分析師張平認為,碳酸鋰期貨此輪反彈行情主要受到鋰資源供應端變化推動,一方面是江西省環保檢查,另一方面是澳洲鋰礦減產。
中金公司觀點認為,短期來看,伴隨春節過后需求側逐步修復,疊加期貨價格拉漲和成本支撐加強,鋰鹽價格或迎來階段性企穩修復。
現貨市場上,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揚。據百川盈孚數據,3月1日,國內工業級碳酸鋰(99.0%為主)市場價格集中在9.3萬~9.8萬元/噸,市場均價9.55萬元/噸,較昨日價格上漲0.25萬元/噸。國內電池級碳酸鋰(99.5%)市場價格集中在9.9萬~10.7萬元/噸,市場均價10.3萬元/噸,較昨日價格上漲0.35萬元/噸。
根據SMM調研,目前江西地區核心鋰鹽企業仍按正常計劃進行生產,原計劃檢修的企業仍在按計劃進行。張平認為,相較于供應端預期的變動,碳酸鋰現貨價卻表現平穩,現貨對盤面期貨價從升水轉為貼水,碳酸鋰市場2024年供需過剩壓力依舊較大,上游鋰資源的出清進程還未結束,國內碳酸鋰現貨將持續累庫,碳酸鋰價格難重拾漲勢。
受碳酸鋰跌價及電池供需關系轉松影響,國內動力電池2023年進入降價周期。對應在碳酸鋰價格走勢上,碳酸鋰價格由2023年年初的51萬元/噸,跌至4月的18萬元/噸,短暫反彈后繼續下跌。截至2024年1月30日,跌至9.75萬元/噸,跌幅高達83%。
不過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行,也意味著部分高成本產能將被出清。春節后,伴隨碳酸鋰價格階段性修復,下游需求也有所回暖。
根據SMM統計數據,截至1月24日,碳酸鋰現貨總庫存7.31萬噸,其中冶煉廠庫存4.29萬噸、下游碳酸鋰庫存1.46萬噸,月度環比分別增加17%、12%、13%。
中金公司認為,伴隨春節過后下游需求恢復,碳酸鋰行業庫存壓力有望得到緩解。同時2024年一季度以來,碳酸鋰價格逐步企穩,電池廠與車企進入年度議價窗口期,預計2024年電池定價基準普遍基于9萬~10萬元/噸碳酸鋰報價,同時按照成本定價模型算得三元/鐵鋰模組價格或降至0.65/0.46元/Wh,基于此,預計二季度電池降價會持續、但降幅收窄,有望企穩。
二級市場上,中金公司分析稱,鋰電池指數2023~2025年預測市盈率處于5%分位數以下,表示當前電動車中游鋰電池產業鏈已經處于較為低估區間,具備較高的風險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