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內生性需求和結構待改善
2023年12月信貸可以用“居民信貸疲弱、企業貸款仍處高位”來形容,尤其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未見明顯起色,是貸款同比少增的主要原因。雖然總量符合預期,但結構未完全改善,由于2023年年末貸款需求相對疲弱,信貸端內生性需求不足對社融同比多增造成拖累。
方斐/文
央行發布的2023年12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37.5910.6%;1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7萬億元,同比少增2401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868億元,同比少增6402億元。
12月信貸可以用“居民信貸疲弱、企業貸款仍處高位”來形容——居民貸款方面在同期低基數下實現多增,但新增規模仍低于歷史5年同期(2018-2022年,下同)均值。分期限看,居民短期貸款多增,居民中長期貸款延續疲弱,指向地產需求仍偏弱;企業短期貸款在上月沖高后有所回落,企業中長期貸款在高基數下同比少增,但增量絕對值仍較歷史5年同期均值高出3220億元。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帶動M2增速下行,主要是因為2022年四季度債市波動、理財贖回潮導致存款搬家,資金由表外理財回流至表內存款造成的高基數。不過,在絕對規模上,12月新增居民存款較歷史5年同期均值高出1516.68億元,整體仍在高位。
總體來看,12月金融數據總量符合預期,但結構未完全改善,內生性需求不足問題仍然突出。12月居民存款減少帶動M2增速下行,主因2022年債市波動、理財贖回潮導致的高基數,絕對規模來看居民存款偏好仍然較強。下階段繼續關注凈新增抵押補充貸款(下稱“PSL”)對信貸的撬動作用及2024年一季度的信貸投放情況,“寬信用”基調對市場風險偏好及預期將有較大影響。
規模增長平穩結構待改善
從表內信貸情況來看,央行發布的公告顯示,2023年12月PSL3500億元,在PSL的帶動下,12月新增貸款以企業中長期貸款為主,不過,在2022年同期高基數下同比少增,由此導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1萬億元,較2022年同期少增3351億元。
從表外信貸情況來看,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融資轉負,12月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為-1869億元,較2022年同期多減1315億元。而12月信托融資為348億元,在2022年同期相對較低的基數下同比多增1112億元。12月委托貸款減少43億元,同比少減58億元。
12月新增政府債融資9279億元,同比增長6470億元。2022年財政相對前置因此形成了同期比較低的基數,政府債融資在低基數下繼續多增。
12月新增企業債融資-2625億元,同比多增2262億元,主要是2022年同期債市波動造成企業債大規模取消發行形成了較低的基數,12月企業債融資在低基數下同比多增。12月股票融資新增508億元,同比少增935億元,預計與持續優化IPO和再融資政策有關。
12月新增新增貸款1.17萬億元,較2022年同期少增2401億元,與市場一致預期基本一致;信貸余額同比增長10.6%,增速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
在居民貸款方面,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負增長,12月居民短貸、中長貸分別為759億元和1462億元,同比分別變動872億元和-403億元。在企業貸款方面,企業中長期貸款主要受基數影響。12月企業中長期貸款、企業短期貸款、票據凈融資分別為8612億元、-635億元和1497億元,增量較2022年同期分別變化-219億元、-3498億元和351億元。非銀信貸增加94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105億元。
觀察2023年12月、2024年1月按揭貸款需求景氣度,2023年12月,10大城市和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分別為21.2萬平方米和41.6萬平方米(上月為17萬平方米和32.6萬平方米),市場景氣度有所回升,主要與北京、上海房地產新政影響邊際增加有關。2024年1月上旬最新數據顯示,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環比下降,同比仍低于往年同期。
12月新增存款868億元,較上年同期少增6402億元;存款同比增長10%,增速環比11月下降0.2個百分點。居民存款在年末往往多增,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季節性,估計是年末銀行逐漸迎來考核,導致攬儲力度更大。12月居民存款增加1.98萬億元,不過在2022年同期的高基數下同比少增9123億元;2022年債市波動、理財凈值回撤,預計有較大體量資金從理財轉為存款。
12月企業存款增加3165億元,較2022年同期同比多增2341億元。由于財政資金在年末一般有比較大的支出,財政存款有所下降,12月財政存款減少9221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少減1636億元。非銀存款12月減少5326億元,較2022年變化不大。
信貸端需求不足拖累社融
12月存量社融增速為,已連續3個月實現回升。社融新增1.94萬億元,同比多增6169億元;其中,對實體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新增1.1萬億元,同比少增3485億元。
從新增結構上看,12月社融較11月邊際變化不大。社融同比多增的主要支撐仍然在直接融資方面。在政策的推動下,國債發行放量帶動政府債融資額走高。由于2023年年末貸款需求相對疲弱,信貸端對社融同比多增造成拖累。
12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未見明顯起色,是貸款同比少增的主要原因。12月企業貸款新增8916億元,同比少增3721億元;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單月增量為8612億元,同比少增3498億元。
華福證券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2023年中長期貸款靠前投放,臨近年底項目儲備有限。從2023年全年維度看,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量是有數據以來最高的一年,同比多增量也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二是2022年同期基數較高,2022年12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1.2萬億元,同比多增量創年內峰值。三是企業預期仍然有待修復,12月PMI在榮枯線以下徘徊,企業投融資需求或偏謹慎。
居民貸款在2022年低基數下繼續小幅多增。2023年12月,居民貸款新增2221億元,同比多增468億元,一個突出特點是“短貸多增、中長貸少增”。觀察與居民加杠桿需求密切相關的房地產銷售指標同比仍處于負區間,反映出居民購房意愿不足,預計短期內居民信貸需求難有較大起色。
政策帶動下的直接融資新增是12月社融的主要亮點。當月新增直接融資規模7162億元,同比多增7169億元。10月以來財政政策發力,從特殊再融資債發行到萬億元特別國債計劃實施,帶動政府債融資額走高。12月新增政府債券9279億元,同比多增6546億元。
12月M1增速為1.3%,增速與上月持平,維持在年內低點;M2增速為9.7%,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M1-M2為-8.4個百分點,環比小幅回升,雖然M1-M2剪刀差有所收窄,但絕對數值仍處于低位,資金活化程度有待提高。
近期,在政策端接連發力的背景下,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出臺、央行重啟PSL投放,政策驅動對2024年一季度社融增量形成一定的支撐;此外,2023年四季度發行的政府債也將逐步下撥至項目,有望帶動配套融資需求提振。
隨著財政政策“提質增效”,廣泛參與國資項目的國有大行信貸需求有望保持高景氣。而且,在經濟“先立后破”的政策要求下,中小銀行的基本面加有望快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