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退費類詐騙!哈爾濱女子被騙25萬元
哈爾濱市公安機關發布,4月8日至14日期間,刷單返利類、虛擬網絡投資理財類以及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分別占據一周詐騙總量的38.1%、19%、7.1%,是當前發案較多的類別,位列上周發案的前三位。
從受騙群體的男女比例來看,上周女性受害群體占比較大,占總人數的59.5%,涉及較多的案件為刷單返利類、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男性占總人數的40.5%,涉及較多的案件為刷單返利類、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
快遞寄來陌生包裹?警惕退費類詐騙!網絡詐騙出現新套路,假意寄“陌生包裹”,實則“騙人錢財”。
近日,李女士收到一個包裹,內有一張“某學堂退費公告”,聲稱該機構資金鏈斷裂,會依照相關規定為部分學員辦理退費,并附上了退費客服的聯系方式及二維碼。李女士想起自己所購課程并無異常,便按照“公告”要求掃碼操作,隨后添加了“退費客服”的微信。在對方的指導下,李女士下載安裝了一個名為“全國12315”的APP,注冊登錄后有客服與其對接。客服表示可以將其之前購買課程的費用全部退還,但需要購買股票,還承諾購買股票后會將費用一并退回。
李女士信以為真,按照對方要求在平臺操作購買股票15萬元。購買之后,對方又稱其操作錯誤,需要重新操作,于是李女士又轉賬10萬元。轉賬后,對方仍讓其繼續轉錢,李女士這才意識到被騙。
反詐提醒:
1.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培訓機構用戶信息,篩選出詐騙目標對象,發送短信,明確告知報名課程可申請退費,以此獲取信任。
2.以“購買理財產品獲利返還學費”“充值返利”“做任務”等為由,誘導受害人點擊陌生網址鏈接下載虛假APP,填寫個人信息、銀行卡等資料進行注冊。
3.謊稱投入資金后便可獲得本金和返利,受害人為使課程費用全部退回并賺取利息,在詐騙分子的誘導下向對方指定賬戶轉賬。
4.詐騙分子以操作完成后“一次性返還”“操作錯誤”“賬戶凍結”“交解凍金”等理由不斷誘導受害人再次轉賬。
如何防騙:
1.當接到自稱培訓機構工作人員主動退費的電話時,務必保持警惕,切勿輕信來歷不明的文件、包裹、電話和短信。
2.培訓機構退費的相關政策應以政府部門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為準,不明事項務必在第一時間通過官方機構進行核實查證。
3.正規退費流程通常會原路返還給個人繳費賬號,不會通過添加QQ或下載其他APP的方式進行,凡是退款時要求“額外支付費用”、引誘“投資返利”的,皆為詐騙。
4.一旦發現上當受騙,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