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激活基層法律監督“數字密碼”
“模型因需而建,建模只是開始,用好才是目的,要建用統一,切實發揮模型的作用。”近日,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舉辦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活動上,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安聰如是說道。
數字檢察是一項嶄新的事業,它為檢察機關開展法律監督、參與社會治理、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開創全新“賽道”。作為西南地區的基層檢察院,如何借助數字檢察助推檢察工作高質效開展,迫在眉睫,采他山之石以攻玉。2023年春節假期剛過,該院就組織檢察干警到全國檢察機關第一屆大數據監督模型競賽中獲獎的浙江省、湖北省等檢察機關學習借鑒、“取經問道”。
“最近辦理的兩起涉眾型非法集資犯罪案值得思考,如果有相應模型可以提前發現線索,就能切實防范非法集資風險隱患。”“旅館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住宿,是否通過模型實時獲取監督線索?”“違法套取住房公積金現象不時發生,能否建個這方面的監督模型”……學成返畢后,該院黨組班子、部門負責人、相關干警立足院實際情況,以檢察業務辦案為主導,圍繞“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建什么怎么建如何用’”多次召開碰頭會進行反復研討,最終形成一致建模意見。
今年6月,《非法集資法律監督》《耕地資源綜合保護法律監督》《清理公安機關刑事“掛案”法律監督》《交通運輸領域非訴執行案件法律監督》《旅館業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住宿法律監督》《違法套取住房公積金民事檢察監督》《虛假支付令法律監督》7個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應際而生。
“模型種類全、數量多,涵蓋‘四大檢察’職能,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運用大數據思維拓展個案辦理效果,解決實際檢察監督工作中的難點、痛點。”該院數字辦檢察人員介紹。
建模只是開始,建以致用才是終極所盼。模型建好后,該院抓住“數據”“線索”“效果”“成效”四點,融合“業務主導、數據賦能、應用拓展”的理念,切實讓模型“活”起來。依托《旅館業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住宿法律監督》模型,發現23家旅館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住宿監督線索,及時制發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并督促整改合規。在《虛假支付令法律監督》模型中,充分把握虛假訴訟案件對抗性弱、當事人關聯性強等特征,設置規則識別出該類型案件線索47條。借助《耕地資源綜合保護法律監督》模型構建契機,該院協調自然資源部門行政處罰案件,稅務部門納稅、衛星遙感信息等多項數據,打開數據流通大門,形成了長期數據共享機制,目前發現線索130余條,督促追繳耕地占用稅100余萬元。
應用為主,預防為本。模型還充分運用到檢察履職預防、規范、治理全過程。通過《非法集資法律監督》模型發現非法集資可疑線索22條,依據線索受理案件5件,切實防范非法集資風險隱患。同時,該院還充分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向畢節市人民檢察院申請調取全市其他檢察院相關數據5000余條,進一步優化數據結構。同時,強化與公安、法院、銀行、行政機關等多家單位的溝通聯絡,對外傳遞“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善意,共計協調獲取數據10萬余條。充分運用行政執法案件信息共享平臺優勢,深度挖掘已接入的20家行政執法機關數據資源,穩步構建起以檢察數據為基礎、政法數據為補充、行政執法數據為拓展延伸的檢察大數據“蓄水池”。今年以來,共計調取運用有關數據8000余條/次。
“知所從來思所將往。目前,7個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投入使用5個月,我們要緊緊圍繞‘周研判、月更新’的運行模式,想方設法永葆模型生命力,盡可能地抽絲剝繭讓數據‘活起來’,充分激發大數據對法律監督工作的放大、疊加作用,激活基層法律監督數字密碼。”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安聰憧憬著。(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廖青紅周玲娜)